第一百三十一章 未来走向(3/3)

只要开始的时候达成互市协议,后面自然水到渠成,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个国家领主的问题。

两个国家有些领主不买账,斯瓦迪亚的领主虽然不敢劫掠教会的人和物资,但是对面库吉特的他们可不会放过。

同样的,库吉特的人连自己部落都不放过,何况对面的呢?

除非,两边的宗教组织或者皇室带头,如果能有人说服两边的皇室或者类似于边境教区这样的就没问题了。

曾杰和恩菲尔德选择了后者,安排人去库吉特草原神庙宇,寻找他们的祭祀,由两边的宗教将缓冲区划分开来,共同维护秩序。

可是,两个宗教视对方为死敌,必须得有个中间人才行,很显然,恩菲尔德选中了曾杰。

曾杰处在最中间,当中间商,从斯瓦迪亚购买各种库吉特需要的物资带到库吉特那边出售,再买斯瓦迪亚需要的物资回来。

不过这个方法很快被曾杰否定,太麻烦,既然缓冲区没有明确国界线,不如直接让双方进驻。

进驻的双方为各个国家宗教保护的商队,一旦有人劫掠商队,就是对这个国家宗教宣战,一开始就强硬一点更好。

曾杰利用了斯瓦迪亚宗教武力是整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且最护短这一点,至于库吉特,那边比起斯瓦迪亚更加的虔诚,他们可做不出反抗宗教的事情。

然后就是库吉特那边的问题了,如何去联系他们的宗教祭祀呢?

库吉特的宗教祭祀,只是单纯的宗教祭祀,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可以拥有武装力量以及从事商业行为。

却并没有那个祭祀组建武装力量,唯一的商队就是神职人员们离开庙宇出来采购生活必需品,虽然有人供奉,不过由于他们没有从事生产,有些需要的物资只能自己买。

曾杰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够满足双方互市的机会,不过库吉特的祭祀们很是古板,互市这种可以带来利息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所以,唯一能用的理由也就只有能够促进两个国家和平,减少战争和因为物资贫乏而产生的死亡人数了。

“希望有用吧!”曾杰和琼斯坐在马车上,行走在一片平原当中。

脚下这片土地就已经是库吉特汗国,哈尔玛的地界。

哈尔玛,库吉特汗国四大重镇之一,其繁荣度仅仅次于库吉特汗国首都图尔加。

哈尔玛境内还有座要塞之城帕西米。

帕西米总人口多达七万,其中整整一万名库吉特士兵,剩下六万多人口基本上都是随军家属,而且由于是要塞并且直属于塞加可汗,且主要作用是担任边防任务,这一万名士兵不需要放牧和从事其他经营,属于库吉特汗国内少有算完脱离生产的职业军人。

不过,其中驻军常年不明确,有些领主说里面也就一万多点库吉特游击骑兵,也有说里面有数千库吉特枪骑兵以及库吉特精锐骑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