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论1937年打电话有多贵!(2/4)

如果这个张三不在平津地区,那将意味着这么久的搜索工作宣告失败,想要清除对方,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判断标准错误,则意味着整个任务出现方向性错误。

事实上,即便这些条件真的满足,能够找到张三的概率也不超过20%。

清晨时分,象征着希望的璀璨阳光出现,映照世间万物。

这边,化身为留学高材生的廖雅权,进入清华学报编辑部,另外一边,余华吃过早饭,往最近的公共电话亭而去。

作为中华最高等级学府,清华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全国来说,处于先进水平,不仅建立核物理实验室和一大批实验室,还在学校内铺设四部公共有线电话亭,构建清华公共电话通信体系,通过北平电话局可以联系全城任何一处有固定电话的地方。

当然,这年代也有‘国内长途’的概念,平津电话线路,平沪电话线路,平汉电话线路,通话费用极其昂贵,除富佬贵人和政界要员之外,基本没人用。

打一个平汉电话,通话五分钟,收费五大洋。

不得不说,这年头如果有一个男生经常给女孩子打超过30分钟以上的电话粥,那绝对是真爱,且真富。

论1937年打电话有多贵……结果显而易见,贵的离谱。

以上,还算是正常收费,有些地区和城市的电话公司,打一分钟电话的费用,甚至可以高达2块大洋,甚至5块大洋。

来到学校最近的公共电话亭,旁边开了一间类似报亭的铺子,售卖公共电话币,余华上前,掏了一块大洋买了八个公共电话币。

每个公共电话币能通话一分钟,超时直接挂断,坚决不让人占便宜。

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五十五分钟,余华买好公共电话币,安静等候时间,待手表时间来到七点五十九,转身进入电话亭,投了两个币拨号。

“接东城建国门东塘胡同第11号。”颇为费劲的拨号,待电话另一端传来北平电话局工作人员的声音,余华正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