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四更合一(5w营养液加更)(3/4)
三老头正喝着茶,黄锡衮听到鄂伦岱标志性的爽朗大笑,下意识地探头看了一眼。
姚启圣和施琅跟着一头探头:“谁啊?你认识?”
黄锡衮道:“鄂伦岱,佟国纲的儿子。”
姚启圣和施琅一起点头:“哦哦哦。”嗯,装作很熟的样子。
黄锡衮揉了揉眼睛:“不会吧……”
探头,探头,继续探头。
姚启圣递过来一柄望远镜:“看不清?给,试试这个。”
作为福建总督,他随身携带望远镜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黄锡衮拿起望远镜,倒吸一口冷气:“嘶!!!”
姚启圣问道:“怎么?被望远镜吓到,咬到舌头了?你不会这么弱吧?”
黄锡衮把望远镜还给姚启圣,狠狠瞪了姚启圣一眼,不知道该不该说破和鄂伦岱玩闹的孩子的真实身份。
施琅虽然年纪大了,眼神却非常好使。他皱眉道:“那是……曹寅曹侍卫?”
封疆大吏姚启圣茫然:“曹侍卫?谁啊?”
施琅道:“乾清宫御前侍卫,虽为包衣,但母亲为皇上ru母,自幼在皇宫长大,深受皇上信任。我曾在他传旨的时候见过他。”
姚启圣:“然后呢?”
施琅心里有些不确定,抬头看向黄锡衮。
黄锡衮叹了口气,决定实话实说:“那两个孩子是宫中的。”
姚启圣身体猛地往窗外一耸,半个身体探了出去。
两个孩子?!宫中的?!
皇宫里能出宫的孩子就三个,排列组合一下,太子出现的概率高达三分之二!
姚启圣虽不认识三位皇子,但看了一眼两位孩子的年龄,就估摸出两个孩子的身份:“三皇子和……和……”
黄锡衮点头:“和太子殿下。”
他身为武英殿大学士,虽不敢和皇子们搭话,但小太子就住在乾清宫,康熙的重臣们都见过四处蹦跶的可爱小太子。
有时候康熙召集重臣们在乾清宫议事的时候,重臣们还会看到小太子欢快的身影从门口、窗口一闪而过,和他们严肃正经的议事气氛格格不入。
康熙近些年对小太子越发宠溺得厉害。他将大臣们希望太子出阁读书的请求压下,每日议事或者去经筵听讲时,时常抱着小太子一起,让小太子和他一同读书。
大臣们多有微词,康熙让有微词的大臣们闭嘴,大臣们便没有微词了。
想到这,曾经有过微词的黄锡衮特别委屈。
若是前朝,皇上就算驳斥大臣的意见,好歹也会找个理由。这蛮子皇帝却直接让他们闭嘴,他们还不敢不闭嘴。
当然,若是其他事,他们肯定会据理力争。但涉及太子之事,就算是头铁如刚弹劾了旁边姚启圣老头的徐元文,都只能乖乖憋着。
看见皇上抱膝盖上的小太子了吗?这是皇上逆鳞,碰不得碰不得。
“装作没看见?”姚启圣问道。
黄锡衮道:“当然!别想着去偶遇太子,皇上对太子护得可紧。”
姚启圣满脸遗憾。
姚启圣毕生理想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收复、tái • wān。如果获得了太子的支持,会不会……
“唉,老朽着相了。”姚启圣收回探出去的上半身,拍了拍脑袋,“太子这么小,能管什么事。”
施琅也点头。若太子已经成年入朝接触政事就罢了,才那么点大,根本没用。
黄锡衮心道,那可不一定。
他给康熙讲经的时候,小太子虽然只悄悄附在康熙耳边与康熙窃窃私语,从不和他们交流,但看康熙或满意或沉思或头痛万分的表情,他就知道小太子绝对是个神童。
宫中还有传闻,太子才四五岁便在康熙离宫之后领太皇太后之命,用管理后宫之事锻炼才能。
黄锡衮观察宫中内侍对待太子的态度,喜爱和尊敬就罢了,那隐约的畏惧和仿佛看到神仙般的崇敬,很令人寻味。
宫中汉臣的精神领袖杜立德一反不与皇子接触的立场,频繁与太子接触,甚至支持皇上在对待太子上的种种破例,更让汉臣们打起了精神。
只要杜立德还没有离开朝中中枢,他的倾向就是汉臣们的前进方向。无论是南北之别还是文武之别,杜立德一发话,统统都会靠边站。
这位两朝帝师一手带出了朝中汉臣过半的局面,所有汉臣都知道跟着杜立德走绝对没错。
“杜太傅曾经指点过朝中所有汉臣,见着太子必须尊敬,但绝不能亲近。”黄锡衮道,“杜太傅曾言,太子对汉臣非常重要。所以为了能让太子顺利继位,除非皇上指派,汉臣绝不能擅自接触太子。”
不在京城的姚启圣也听过杜太傅杜立德的大名。他惊讶道:“杜太傅居然会涉足储君之位纷争?”
黄锡衮点头:“他还特意敲打了南北各派文人领袖。若太子在位时,绝不可掺和储君位置纷争,甚至不能公开表示支持太子。他提点我们,只需对皇上说,一切以皇上之意为准,只对皇上效忠。”
姚启圣捋着胡须道:“若不想支持其他皇子,只愿太子继位,那么大臣的确不该接触太子,应该当一个完完全全的皇党。”
虽说不准结党营私,但有人在就会有群分,就会有党派。太子的地位源自皇上,是正统继承人。所以只要皇上还喜爱太子,支持皇上就是支持太子。想当太子党,就该当铁杆皇党。
太子身为储君,已经分了君权。若要皇上不忌惮太子,想要太子继位的臣子就绝不能环绕在太子身边,让皇上以为这是太子本人的势力。这是汉人几千年来的朝堂智慧结晶。
杜立德年老之后,为防晚节不保功亏一篑,他已经闭门谢客,成了朝堂上闭口的泥木菩萨——在杜立德看来,他在朝堂上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皇帝心中树立一个“完美汉臣”的形象。
他已经快死了,死之前绝对不能有任何降低皇上心中好感度的污点。
所有脑子清醒的汉臣都知道杜立德现在在干什么。而杜立德居然动了起来,让他们惊讶极了。
让杜立德拼着最后一口气打点满朝汉臣上下的小太子,更是让他们极为好奇。
黄锡衮也很老了。他也已经想致仕。
在致仕之前,黄锡衮很想接触一下小太子,看看小太子究竟有何能耐让杜立德破了功。
不过肯定不是现在,不是带着手握重兵的姚启圣去接触小太子。
听黄锡衮解释之后,姚启圣又眼巴巴地往下瞅了一眼,就像是猴子一样抓耳挠腮。
哎呀,好奇心起来了。
施琅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他现在只想起复,想不了太多的事。
三个老头子探头探脑的时候,胤礽已经注意到了他们。
路边茶楼不会太高,窗口突然探出三个老头子的脑袋,骑在鄂伦岱脖子上的胤礽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他眼又不瞎。
胤礽和姚启圣、施琅不熟,但一眼就认出了黄锡衮。
胤礽本想和黄锡衮打声招呼,不过康熙今日不在他身边,他不好接触康熙的重臣,便罢了。
胤礽搓了搓小手,又用小手搓了搓脸。
哎呀哎呀好好奇哦,黄锡衮和杜立德一样,都基本闭门谢客等着致仕。能和黄锡衮一起出来喝茶的老头子,一定很有名堂。
胤礽的心就像是有小奶猫在磨爪子似的。
今天阿玛要是在就好了,我就可以拉着阿玛去“偶遇”了。胤礽决定,回宫就把今天的事告诉康熙,让康熙打探黄锡衮在干什么。
胤礽其实差不多已经猜到了其他两人的身份。
黄锡衮是福建晋江籍,唯一会让他在致仕前破例关心的事自然只有家乡的事。
福建种种苦难,全是因为tái • wān未平。刚好福建总督姚启圣进京述职,那么那两个不认识的老头之一,肯定是姚启圣了。
另一个看上去很落魄的不认识的老头的身份也呼之欲出,定是被鳌拜等人解除职务的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
施琅是大清如今唯一一个水军将才,也是大清除了他之外最警惕外来殖民者的人。这个人,胤礽早就记在心中。
施琅在被鳌拜等人解除职位之后,生活十分落魄,全靠妻子去京中女工作坊务工养活。
胤礽在幼年时听康熙讲解tái • wān和水师之事,便拐弯抹角让康熙多照顾了一下施琅的生活。康熙赐给了施琅一座小庄子居住;他与外祖一家有联系之后,又让常泰暗中照顾施琅。施琅这几年的生活还不错,至少不用妻子做工养活了。
施琅以为自己和太子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却不知道胤礽在自身前景不明、靠着装神弄鬼寻求立足之处的时候,就已经悄悄照顾他了。
胤礽抱着鄂伦岱的脑袋划拉了一下,转身对曹寅道:“曹侍卫,记得和我爹说,刚茶楼上有三个老头探出脑袋看我,其中一人是武英殿大学士黄锡衮。”
曹寅也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认出来那三人是谁,正想等会儿派人去查。
听太子如此说,他笑着道:“是。二少爷视力真好,我都没看到。”
胤礽揭穿他道:“你肯定看到了,只是没认出是谁。”
小胤祉好奇道:“黄……黄滚滚是谁?”
黄滚滚……曹寅和鄂伦岱忍笑。
胤礽板着脸吓唬小胤祉道:“黄锡衮是经筵讲师,就是让咱们爹读书背书抄书的人。”
“哇哦!”小胤祉睁大眼睛往后一仰,倒吸一口气,“好厉害,好可怕!”
曹寅和鄂伦岱忍不住笑了。
虽然黄锡衮的确是陪皇上读书的人,但谁敢让皇上读背抄一百二十遍书?皇上又不是大皇子。
等等,还真的有人做过这种事!
杜立德正在注视着你.jpg。
“要上去找他们吗?”鄂伦岱问道。
胤礽摇头:“和他们一起谈论诗书吗?表叔快跑!”
“好嘞!”鄂伦岱扛着小太子飞速窜走。
“喂喂!等等!别跑太快!危险!”曹寅迟了一步,胆战心惊地跟在鄂伦岱身后跑。
小胤祉使劲挥舞着手臂:“飞起来啦!飞起来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