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老妇人的大礼(1/3)

荆浩所做的画有两个特点!

“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历代画史画论著作都爱引用荆浩这几句话:“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艺术的一大特色。

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青绿设色,勾线填彩。

从盛唐、中唐开始出现水墨山水画,属于开创者行列的有张璪、王维、王洽等人,然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风气。

到五代,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经荆浩进一步发展,上升为理论性的“有笔有墨”,并对水分运用也更加讲究。

用笔与水墨相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在绘画审美观上是一种拓展,在技法上也显然有助于消除那种刻板的笔迹。

如前引答大愚诗中所说的“墨淡野云轻”,就是水墨微妙的艺术效果。

按荆浩自己的解释:“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

他主要强调的是用笔的变化运动感,用墨的韵味天趣。

吴道子只有线条笔力而无墨色变化,项容只有墨的变化而无用笔之美,荆浩将这两家长处结合起来,达到“人以为天成”的效果,“故所以可悦众目使览者易见焉”。

有关荆浩用笔的特点,历来记载分析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