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观世音(1/3)
李公甫手中的腰刀上,有叮咚之声。
那是浪潮之声。
浪潮声起,波涛汹涌。
钱塘县外,有绕城之钱塘江。
说不清是钱塘江因钱塘县得名,还是钱塘县因钱塘江而得名。
亦或者,双双成就。
钱塘江上潮,乃是天下闻名的浩荡景色。
钱塘江潮若涌一线而出,可冲破世间一切狭隘。
每逢初一十五,钱塘江都会涨大潮。
而每年的八月十八,便是钱塘江潮最盛之时。
八月十八,天下皆闻钱塘江上潮,若有弄潮儿,敢于八月十八弄潮,即是可闻达于诸侯之勇者。
每年八月十八,都是钱塘县的盛世。
文人骚客在此吟诗,游侠儿寄希望于弄潮一日天下闻。
李公甫自幼便生于钱塘,日日可见钱塘江,夜夜可听潮水涌,月月皆闻大潮起。
便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他也已然见过三十七次了。
烂桃山上烂仙桃,一年方结如是果。
那个时候的他,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挥刀如潮。
他立身于城南。
刀却指向北。
腰刀归鞘又出鞘。
快如潮起。
好似将三十七年的意气,都挥出。
年年八月十八,李公甫身为钱塘县捕头,都会身先士卒,拦在众人之前。他艳羡的望着身前的弄潮儿。
又小心的注视着身后的百姓。
江上有弄潮儿,却依旧一心征服浩荡潮水。
李公甫不同。
他生于钱塘,钱塘江水骤停之时,他也曾戏耍玩闹。
这钱塘江水春华烂漫,他与潮水同生。
每年八月十八,他看弄潮儿肆意。
却不曾发觉,他,早就胜过弄潮之人。
树有年轮,一岁一轮。
李公甫的年轮,就是一次次的钱塘大潮。
他从未有机会在潮起之时弄潮。
所以他也没有机会验证,自己在钱塘江潮起之时,是否能够与浪潮平静之时一般,不分彼此。
现在看来,大抵是相同的。
他没有弄潮,他就是钱塘江潮,就是那潮水浩荡。
所以,这一刀,恰如一线。
是钱塘江上一线潮!
“吞天灭地七大限第七式,破海?一线潮!”
李公甫眼神如锋,紧盯眼前的诡异干尸。
那孩童的面貌,让李公甫心中抽搐。
可那干涸如同树皮的肌肤,逸散而出的黑气,无不在告诉李公甫。
眼前之人,已然非人。
所以他的刀没有停。
那腰刀之上的潮声愈发浩大,声如雷鸣,排山倒海。
好似万马奔腾之气势,尽入刀锋一线。
白光只一线。
孩童身上的寿衣炸碎。
那诡异黑气覆盖的干枯身躯,坚逾金石。
可便是万斤巨石横于一线潮之前。
也只有一个后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