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1/1)

这提亲的人是附近有名的混混,扬言看上了周巧心,且非她不娶。如果周家敢将她定给别人,他就敢上门抢亲。

姑娘家要是被抢亲,那名声也已经毁了。

在那个混混堵了两个嫂嫂几次后,周家双亲真心觉得女儿是个惹祸精。哪怕那个混混先前娶过亲,甚至还有个孩子,周家也顾不得了,飞快答应了这门婚事。

混混又不是个讲道理的,三媒六聘敷衍得很,但周家也不敢计较。周巧心一个姑娘家,更是对这中事束手无策。穿了一身租来的嫁衣,嫁去了混混朱大明的家中。

朱大明一个在外头混的人,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没银子了就跑去偷鸡摸狗,甚至还在路上抢过人。他喝多了之后就会对人动手,前头的妻子就是被他给打跑的,周巧心嫁给他之后,也没能幸免。三天两头挨一顿打。

周巧心娘家不给力,第一次捱不住跑出去后,根本就敲不开娘家的门。后来还是舅母可怜她收留她住了一夜,但也只是一夜,第二日就将她送出了门。想要回家门,朱大明还让她在门口跪着认错,让左邻右舍看足了笑话,这才高抬贵手许她进门。

从那之后,周巧心哪怕挨打,也不敢出门。

她的胳膊和腿都被打断过,好在都养了回来,可也留下了暗疾,走快了就有点跛……大概是老天都看不过去朱大明的所作所为,就在周巧心嫁进去的第三年,朱大明闯了大祸,抢了一个挺富贵的公子,结果人家有个亲戚是衙门的师爷,扬言一定要告到底。非要把朱大明弄进大牢才满意。

朱大明得知消息,连夜就溜了。

至此,周巧心就守了活寡。

她身边没男人,一开始碍于朱大明的名声,没人敢欺负她,可三两年后,朱大明的事迹渐渐被遗忘。甚至有男人敢偷偷翻墙了。

这中时候,周家又跳了出来。他们觉得如果放任不管,周巧心会做出让家人蒙羞的事。于是,将人接了回去改嫁。

周巧心带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独自过活,孤儿寡母有多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是没想过改嫁,可她在外头认识的人不多,人心隔肚,亲人都能将她舍出去,更何况是外人?

她便一天天捱了过来,听到娘家让她改嫁,她本来不答应,可后面的这门婚事还不错,那男人亲自上门和她接触了几次,经历过了朱大明的暴戾,周巧心觉得,这男人比朱大明要好得多!

她舍不下那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便带着一起改嫁到了范家。

范家就得一个女儿,并不嫌弃她的孩子。成亲后,夫妻俩日子过得不错,可惜,男人运气不好,在一个冬天跟人一起走镖时受了伤,被寄养在农户家中,家里人没能等到他回来。商队再去时,那家人说他死了,留给商队的只有一个坟包。

自那之后,周巧心带着一双儿女和公公婆婆过活,周家还想让她嫁人,这一回,周巧心说什么也不答应,甚至在周家上门时将事情闹大,加上公公婆婆阻拦,总算是没让周家如愿。

她有一双巧手,在范林养家的时候学了绣花,能够养活一家人。感念着死去的范林对她的情意,她对公公婆婆多有迁就。

孩子长大,各自成亲。周巧心孙女都已经三岁了,以为就此能颐养天年呢,当年跑出去的朱大明回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有妻妾有儿女,带着十几驾马车,回城后就买下了一个三进大宅子,又很快和当年的公子和解,算是衣锦还乡,惹得不少人艳羡不已。

又有人说,周巧心没有福气,要是一直守着,如今也能过大家夫人的日子。现在……不被记恨就是好的。

周巧心没立场怪他另娶,因为她自己也改嫁了。本来朱大明停妻另娶可入罪,但当初二人成亲并未去衙门领婚书,此事只能不了了之。当然,周巧心如今对目前的日子很满意,也并没想计较。

但朱大明的回来,到底还是影响了她。在他回来半年后,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朱鹏远。亲自出面劝说,于是,一直只保证温饱未能大富大贵的朱鹏远顿时就动了心,非要带着妻女回家去。

周巧心一口回绝。

朱鹏远不甘心,带着妻女跪求。周巧心铁了心,更是扬言,如果他敢走,她就去衙门告朱鹏远不奉养母亲。

在朱鹏远夫妻看来,周巧心这就是年纪大了之后怕身边无人尽孝,这才非要留着二人。

反正,周巧心留下了夫妻俩后,身子一天天虚弱下去,她猜到了真相后,更是心凉。而侍奉了多年的公公婆婆没想过要帮她请大夫,嫁出去的继女范瑶瑶,从头到尾也只当她是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