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国防工程师给义务兵打下手?(1/3)
这么多物资、设备,用来批量生产低配版的麒麟军刀,单凭秦嘉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至于宋厂长就更不用说,对技术这块,真不太懂,让他当个普通工人,还得培训一段时间呢。
何况,他还是秦嘉领导,级别又不低,秦嘉哪里敢让他干活啊。
可107厂的设备,都是在老设备上改进的,但还没到自动化设备的程度。
生产产品,必须有足够人手盯着机器,某些环节,是需要手动来操作,这就意味着,必须需要足够的人手。
得有一定经验、专业素养的工程师,以及工人。
这在清单上也是写了的,不过并没有人员跟随物资过来。
这让秦嘉有些抓瞎,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的。
询问送货的士兵,他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秦嘉看看天色,心中想到:或许人员是明天过来吧。
实际上,除了这些物资以外,总指挥已经下令,安排一批工程师、工人,从155冷兵器厂调过来帮忙。
命令下的很急,没有给155冷兵器厂太多权衡思考的时间,只好是将手头项目比较松,时间相对空余的工程师和工人抽调出来,调派到107厂。
翌日清晨。
155冷兵器厂的厂长办公室内。
有些清冷的阳光从偌大的窗户打进来,操场上的跑操口号也传了进来。
被选中的三名工程师和有些工人里的小领导七嘴八舌的抗议着。
没人愿意从条件优渥的155冷兵器厂,调配到107厂干活。
毕竟很多人是从107厂过来的所有人,所以155的人对于107厂目前的状况非常清楚。
地理位置偏僻,周边没有什么娱乐,下班之后想找个地方休闲,都找不到地儿。
再就是居住条件恶劣,那边的宿舍都是几十年之前的老宿舍了,空调都没有。
再说食堂,能跟155冷兵器厂相比吗?
何况,一些老工人,早已在155厂周边安家,家属都在这边,真不舍得挪窝。
最关键的,还是107厂设备陈旧,根本无法展开工作啊。工人还好说,听指挥干活,就算不会用设备,肯定有工程师教导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