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天合六年 冬 大试(2/2)

李牧九回头一看,居然是那日在物华天宝问茅房所在的那位公子,惊到居然知道自己的姓名,礼貌的回道:“是你!还不知同窗姓名?”

张九亭不好意思的说:“在下张九亭,是右丞的学生,那日与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今日碰巧遇见,特来打声招呼。”

“大试时辰快要到了,你也快回去吧,别耽搁了。”

二人拜别,正在这时,三公人马前来,四十门生跟在三公身后,声势浩荡。

左无咎与易善补见到三公,上前行礼。

“诶呀孟国公,左某人有礼了,嚯!好家伙,这人多气势如虹啊!”左无咎揶揄道。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兵,这群孩子真是个个气宇轩昂,必得拔得头筹,我们这些歪瓜裂枣就是来给国公做陪衬的,实在惭愧。”易善补附和道。

孟国公旬令唐瞧了瞧左右丞的门生,听着左无咎跟易善补话里的酸意,是不在意的,匹夫也配与他匹敌?笑话!

“无咎的学生不少啊。”赵国公韦成器说道。

“诶,赵国公说笑了,我与善补五十庸才怎敌国公四十精兵啊!”

齐国公冷哼,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赵国公韦成器奸笑说道:“庸才也好,精兵也罢,我们在这争论什么那,对了陛下的胃口,庸才也可好,精兵也可差。”

“旬伯父。”忽闻一声呼唤,孟国公望去,原是住在海华州的海华公萧鼎文的三子,萧子柱,是个不省心的孩子,却也十分有才华,有胆识,比他那个胆小如鼠,遇事退缩,只求保命的爹不一样,叫他还是很喜欢。

萧子柱走到三公面前行礼。

“哎呀,这是子柱啊。”赵国公惊道。

“多年未见,已是俊朗少年了,你父亲可还好?”孟国公问道。

“父亲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大好,旧疾缠身。不过却也并未加重,只是断断续续的折磨着,离家前父亲还曾提起几位伯父,多年未见,心中也是很十分挂念。”萧子柱说道。

孟国公欲要说话,正巧公公来提醒,宣德门开了,众考生可以入殿了。

便一边走一边与萧子柱说着话:“这回来了都城可要常去府内,好好教教你的弟弟承谦,他啊,没你这般才华,是个蠢材,有你做个榜样,得让他好好学习。”

“旬伯父言重了,小侄有空一定多去。”萧子柱谦逊说道。

宣德殿试,由三公与左右丞相监考,未见到皇帝。

殿试考题出自《礼运大同篇》,李牧九答的得心应手,考前曾于文大兴争论过此中思想,今日正中考题,实在欢快。

殿试完毕,文大兴伸着懒腰,一把搂过李牧九,说道:“可算完事了,这两个时辰坐的我腰酸背痛,晚上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看着文大兴一副不怀好意的脸凑过来,李牧九眼咕噜一转假意的拒绝了。

然而文大兴是多么无赖,一直拉着李牧九不放,央求着一定要去,机会千载难逢。

李牧九嬉笑着,说道:“拗不过你,你且说去哪?”见李牧九答应了,文大兴神秘的趴在李牧九耳畔说道:“那,日落相府后门见。”

说完一溜烟的跑开了。

皇城门外,盛幼安的马车正在等候着萧子柱,伯尧上的马车刚刚到,双方的小厮见到彼此车马,均回报主子。

二人马车并列而停,盛幼安拉开帷幕,见伯尧上那边半分动静也没有,哼了一声撂下了帘子。

马车里的伯尧上问小厮,盛幼安什么动作,小厮如实回复。

伯尧上听后,抿嘴浅笑,仿佛一个占了便宜的孩子。

“李公子!”

小厮朝着李牧九喊道。

听到喊声,看到是伯尧上的马车,李牧九便走了过去。

伯尧上拉开帘子,轻笑。

“辛苦了,我送你回去。”

“谢伯公。”说罢,李牧九上了马车。

萧子柱在一旁看了眼伯尧上跟李牧九,上了盛幼安的马车。

“考的如何。”盛幼安轻声问道。

“必会拔得头筹。”萧子柱傲气的回道。

“哦?如此猖狂。”盛幼安怪气道。

“当然!”萧子柱笑道。

“一会你去哪里?可要回府休息?”盛幼安问道。

“约了几个年轻的门生喝酒,今夜不见得是否回去。”萧子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瑞老板的舞今夜留你独赏了。”说罢指尖撩开一点车窗帘帐,眼神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