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好人有好报(一更)(3/5)

“此事还要多谢云浮了。”宋恺一饮而尽。

程晏摆手:“你我相识多年,这个谢字当不得,宋兄但凡日后有为难之事,只管找我就是,但凡我程晏能帮的,绝不二话。”

宋恺知道程晏为人,最是急公好义,在京中是有名的豪爽之辈,待朋友最为真诚。这次他其实也求了别人,但别人一听说得罪戴荃都摆手,唯独有程晏什么都不问就应下了。

此人是可以相交,也可以信赖的。

他不免道:“我知道云浮兄有大志,日后但凡你需要,我宋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程晏要的就是这一句,他继续和宋恺吃吃喝喝,问起程晷近况:“我兄长程晷在翰林院,也不知道如何了?哦,对了,还有位林朋友,就是那日我们在雍之先生那里见过的那位,中了状元,我因闭门读书,不大清楚外面的事情了。”

对于程晏和林寒哲之间的事情宋恺当然也是有所耳闻,什么横刀夺爱云云的,他当然不大相信,但是不少人拿他们对比,宋恺也约莫了解程晏的心结,倒是实话实说:“家父本就欣赏林寒哲,他与我们家往来颇多,云浮兄,那林寒哲十分有才干,且待人实诚,他做事向来心细如发雷厉风行,又文采飞扬,皇上对他也很是欣赏。”

“哦,不曾想如此。其实当初我和林寒哲在同一间学舍,我知道他确实乃难得一见的天才。”

这是有一说一,程晏本人出身于科举世家,累代公卿,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到如今这个地步,不算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林寒哲出自寒门,不,寒门都算不上,还只是农门,却能一鸣惊人,得意处愈发谦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宋恺见他神情淡淡,但依旧褒扬林寒哲,他忍不住劝道:“云浮,此子前途远大,我父都让我多和他往来,况且他和你长兄交好,听闻元辅对他也很是看重。你还是……”

“志同则道合,志不同就道不合。日后我若侥幸及第,和他乃同侪,若是政见一样,自然会走到一起。”程晏并不因为林寒哲前途大好就作谄媚状。

他这样,反而更让宋恺敬佩。

不愧是才绝京华的程云浮。

从不屈就于人,方显其人之傲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