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问了出口】(2/4)
没等其他人拿起文章传阅,就听后头有位中年文士夸赞道:“字有进益。”
王守仁转头一看,发现对方竟是亲爹的前辈兼同僚吴宽,连忙收起促狭的思恭恭敬敬地问好:“吴学士。”
座中不少年轻人不认得吴宽,王守仁便给他介绍了一,吴宽可是状元及第的人物,于书法一道特别有天赋。
王守仁回京后就问他爹京师有哪些善书法的人可以去请教一二。
当时王华给他介绍了吴宽,吴宽不仅科举考得好,闲暇时潜琢磨书画。
吴宽在家时听说同乡有叫沈周的画画特别厉害,特意过去寻访沈周,两人从此往来不断。
吴宽特别爱在沈周的画上题字,等他官做得高些了,不少同乡和他攀关系都会去沈周求画送他。直接以一己之力沈周的画价都给带高了!
吴宽书法了得,又酷爱藏书,遇到自己格喜欢的书就会亲自用红印格本誊抄,笔法颇得苏轼遗风,瞧着端庄凝重,极具韵味。
王守仁拜会过吴宽几次,得了不少指点,介绍起来自然颇推崇。
在场的都是没功名在身的小年轻,哪怕王守仁没详细介绍,只凭一“状元”和一“学士”已经叫他忍不住偷偷整帽理襟。
吴宽也是瞧见王守仁在提笔写字才过来看看,听其他人纷纷问好便随意勉励了几句。他拿起王守仁写的文章从头读了一遍,不奇道:“这不是你的文章吧?”
王守仁上讨教时会带上自己的习作,吴宽既看了字也看了内容,对王守仁的水平是有所了解的。
别看王守仁未及弱冠,写起诗文来俨然已有自己的章法,这篇天真可爱的文章一看就不是出自他手。
王守仁方介绍道:“这是我弟弟守文写的。文哥儿今年年方三岁,第一次写就写成这样了,我觉得稀奇便记了来。”他又吴宽恳求,“我答应了文哥儿不与父亲说起这事儿,您可得替我保密啊,要不然文哥儿得生我气了!”
吴宽虽猜出写这文章的人年纪不,却没料到居然才三岁。他略一回,着说道:“来就是你家那位小神童吧?”
最近文哥儿可是出了好一通名,主要是李东阳交游广阔,凡你在朝中有那么一两朋友,都有可能知晓李东阳写了什么新作。
吴宽旬休时虽更爱在家抄书,却也不至于没有朋友。况他与谢迁他这些同僚关系也算不错,自然没少听说王家这位小神童的事。
王守仁道:“文哥儿是不是小神童我不清楚,反文章是他写的。”
“光看这文章,神童名副其实了。”吴宽着文稿递了回去,便主场给了他年轻人,径自寻寺中的画僧闲谈去了。
吴宽一走,其他人都收起轻视之争相传看起文哥儿的文章来,对着王守仁这当哥哥的好生夸赞了几轮。
王守仁起初听得挺乐呵,听着听着又觉得没意思,找了头和友人一同抽身离开。
王守仁走了,他抄写出来的那篇文章却留在文会上。
一到这文章不管是字是内容都被吴宽这位翰林学士夸过,不少人都忍不住多读了两遍,沾沾上头的神童气。
谁都不知道的是,一句骂人狠话也在这场文会上悄然成型:“你瞅瞅你,写的都是什么玩意,不如王守仁那三岁的弟弟。”
伤害性不,侮辱性极强。
文哥儿对于这两场小文人聚会毫不知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