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4/5)
显见是这些天把他给憋坏了。
文哥儿溜达到丘濬家,就见丘濬坐在那儿捧着本书在看。
他跑到丘濬身边坐下,哪里还记得他爹的叮嘱,一开口就好奇地问丘濬怎地不跟刘吉他们一起上书。
大家都上书,就你自己不上,多不合群!
丘濬闻言冷哼一声,睨了眼文哥儿,问道:“你爹跟你讲的?”
文哥儿这才想起他爹让他别到处说呢,立刻说道:“我问的!”
丘濬道:“我若想避位自然会避位,何必凑这个热闹。”
这种没甚意义的事情,他才不乐意去做。
他最推崇的汉文帝、汉宣帝时期的做法。
汉文帝是逢灾异则求言,让天下人指言得失,并让各地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汉宣帝则是每逢灾异则求才,让天下郡国举荐治下最出色的两个人才给朝廷。
从此不管是日食、星陨,还是地震、山崩、水旱、疾疫,朝廷都将广开言路、广纳贤才,施政者能及时知道自己是否有过错,怀才者也能及时得到朝廷重用。
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有益处的做法。
只可惜道理大家都懂,愿意这么做的君王却太少了,愿意这么做的臣子也太少了,否则汉祚也不会只有三四百年。
合该千秋万代才是。
丘濬觉得这种“集体乞避位活动”没甚用处,他要是上书乞致仕,那肯定是因为身体撑不住了,不想占着位置尸位素餐。
这些想法丘濬书里都有写,文哥儿跟着整理纲要时也读到过,自然明白丘濬是对这种表面工作没什么兴趣。
文哥儿本也不是冲着这事来的,见丘濬对这话题不感兴趣,他马上转入正题:“我们还做饼吗?上次都没做成!”
丘濬道:“如今朝中上下都忙,陛下怕也没空看我早前呈上去的奏疏。”
这话的意思是“你饼没啦”。
文哥儿睁大了眼,明显很受打击。他说道:“您就不能去给陛下提个醒吗?”
朱祐樘不看奏疏可以忍,没饼吃不能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