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7(3/5)
既然他不介意,杜若也没什么好说的。
一行人浩荡去寻伢记。
钱伢记好友的办公地点不在玄雀街,而是在一条相对偏僻的小芽街。
偏僻是偏僻,杜若也不敢小瞧这边的房价。
就好比于现代北京的胡同,它不是摩天大楼,胡同窄小,却也没有影响到它的价值。
那伢记姓吴,体型富态,脸上总挂着笑,话多,但并不惹人厌烦。
了解到她的来意后,拿起钥匙,二话不说就带人去看铺子。
杜若现在手里只有一万两白银,是买不到玄雀街那样热闹的铺子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次一等的街区。
于玄雀街相邻的津渡街不错,这条街道临主河,主河河面宽阔,水流平顺,因此建有大大小小的码头。
之前柳大娘带杜若父女去寻钱伢记时,找来她的公公帮忙看铺子。她丈夫不在家,就是到这码头进货来了。
有这码头,客流量不是问题。
吴伢记手中有几个挂牌出售的铺子,他得了友人的消息,自是不敢糊弄人,第一间铺子就是他手里最好的房源。
这间铺子位于津渡街十字路口,离码头有段不长不短的距离,客流大的同时也不显喧闹。
铺子内外装修有八成新,比萧老爷子的铺子小点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杜若与杜河很满意。
“吴叔,这铺子作价几何?”
吴伢记做这行做了三十载,听到这话便知道这单生意有希望,忙答道:“不多不少,正好一万两白银。”
不压价不是合格的华国人,杜若脆声:“八千两。”
“杜姑娘,您这,唉,不可能少那么多。一万两很划算了。”
杜若没有气馁,压价也是有技巧的,技巧之一:挑刺。
“吴叔,您看这墙壁已经斑驳,瓦片也有损坏,这都要漏水了。我买下后还要重新修缮一番,这样吧,凑个吉利,八千八百两如何?”
“杜姑娘,不是我不同意,而是价钱太低,我无法向房主交代。我也不赚你的,九千八百两,你若是能接受就买走,不能接受我也没法子了。”吴伢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小姑娘着实难以应付。
他出的这价,几乎就没赚到什么佣金!
要不是友人说随行中的一位是萧府管家,他真不想做这单生意。
九千八百两是杜若心中盘算的价格。她是不会把这一万两全花了的,日常还有许多用银子的地方,余下二百两,加上她刚才在萧府挣的一百六十两,三百六十两足够她周转了。
既然满意,那就不需要再去看别的铺子了,杜若拍板将这铺子买了下来。
接着转战府衙,有萧府的面子在,两间铺子前后不过一刻钟就转到了杜若名下。
她现在也是有不动产的人了。
出了府衙,刘管事就提出了告辞,圆满完成任务,他要回去给自家老爷复命了。
杜若礼貌地送走刘管事,偏头朝钱、吴伢记二人邀请道:“多谢二位帮忙,大家辛苦了,咱们去酒楼坐坐,喝杯茶?”
钱吴伢记皆有所意动,只是伢人事忙,没法应下。
杜若只好直接了当明说自己的想法,“津渡街那边的铺子我暂时用不上,与其闲置着,不如租出去赚点租子,吴叔,你能帮我活动一下吗?”
吴伢记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不过他也防着杜若漫天开价,让他不好赚取佣金,于是先开口问清她要出租的月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