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2/2)
一车干海鲜!
“这可是好东西啊!”杜若一点也不嫌腥,一把掀开上面的油布。
底下是一个个黑罐子,腥味正是从里面散发出来的。
“这么臭,也是好东西?”
杜河半信半疑。
“当然。”她抬头看向杜辞,“哥,你可还记得几年前我做的海苔肉松?”
杜辞当然有印象,那时江侃老是找着名头蹭他的肉松吃。
“那海苔也是海货?”
“是的。”
杜若打开盖子,种类还真不少,虾米虾皮,鱿鱼干、鲍鱼干、海带海参银鱼等,这些都是内陆见不着的好东西!
还有不少果铺、糖和玩具。
杜音还真把写给家人的信藏在罐子里了。
杜河夫妻俩一封,杜辞杜若兄妹俩一人一封,小汤圆傻眼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姐姐咋不写信给汤圆呢?”
柳二娘好笑,“你还没识字,写了你也看不懂。你姐姐不是还给你买玩具了吗?她很关心你的。”
小汤圆破碎的心这才修补了一点儿,他看着娘亲认真道:“娘,我上学堂了,也开始识字了,你告诉大姐姐以后也要给汤圆写信,不然,不然汤圆就生气了。”
“好好好,娘一定把你的话告诉大姐姐。”
江侃任职的地方是岭南的一个小县城,县城靠海,土地咸得很,无法进行耕种,因此百姓都是靠打渔为生,可外面的人根本接受不了海鲜的腥味儿,鱼获卖不出去。而且经常会有海风,百姓生活很辛苦。
不过水果倒是多得很,只是交通不方便,也卖不到别的地方去。
江侃为此愁得很。
杜音知道哥哥妹妹见识广博,特意让百姓把海货水果晒干捎过来,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出个主意。
“辞哥儿、若若,你们有什么想法?”
柳二娘知道那边这么苦,心都要疼死了。
杜辞:“既然是交通不便,那就修路。”
杜若皱眉,“姐夫说县衙根本没银子。”
“所以这就要靠你了若若。”
杜若不解,她还有这样的本事?
杜辞细细解释道:“你之前能把海苔做成美食,那么这些海鲜干货,能用得上吧?”
杜若点头,虾米煎饺、虾皮紫菜汤、烤干鱿鱼、红烧鲍鱼等等,海鲜菜多不胜数啊。
“开个酒楼吧,专门做海鲜佳肴,凭你的手艺,肯定客似云来。”
杜河却不怎么同意,他不舍得为了一个女儿,让另一个女儿辛苦。
杜辞笑:“爹,我的意思不是要把妹妹拘在厨房,她只要把一身做美食的本领教与他人就好。”
这倒是个好办法。
杜若也愿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年后,杜若的烹饪班就开始面向村民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