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3/4)
又过了半月,树苗终于到了,杜若组织村民种下果树,对于这样来之不易的赚钱机会,村民们都很珍惜,不仅按时按量把工作完成,还自发地给地面除草除虫等。
五百亩土地被种上了各种作物,一眼望去颇为震撼。
杜若和祁无咎站在田埂上,望着穿梭在田间地头的农民。
祁无咎道,“这五百亩土地注定要给沙河县注入勃勃生机,谢谢你了阿若。”
“说这些做什么?”杜若笑,“产出的钱进的是我口袋哦祁大人。”
那确实是,可管理果园又给多少人提供了挣钱的机会,尤其是在沙河县改造之初,正因为有了这果园,他的一系列举措才没有引起百姓的骚动。
祁无咎任沙河县半年的时候,新市场落成,位于城尾,市场的样式是杜若提供的,参考现代的菜市场,里面被分为水果、蔬菜、河鲜/海鲜、猪牛羊鲜肉区,还有活物交易区等。
街边是成衣店、书店、胭脂水粉店等。
道路也拓宽了很多,路中间种着核桃树,底下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整个县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因为官府强有力的措施,县城的经济慢慢活了起来,大商人溃败,附近各县的小商人开始涌入沙河县,与仓澜县的交易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这日,祁无咎沐休,和杜若去了县城里的慈幼院。
慈幼院里面收容的都是无父无母,无儿无女的人,其中大多数为女性。杜若恻隐之心起,接管了慈幼院,修缮房屋,请先生来教他们识字,绘画班在这西北边塞重新开班。
不仅如此,杜若还打算在这儿开办一所综合性的书院,四书五经也教,工匠技艺也教,暂时包括医学、厨艺、烧陶制瓷等。
新书院在祁无咎任期第一年年末落成,这注定是这个世界最为瞩目的书院。
杜若财大气粗,直接将其建成花园式的书院,待到百花盛开的那一刻,学子踏游,朗朗书声,朝气蓬勃,又是何等盛景!
作者有话要说:本书到这里就正式完结了,还有一些未尽的内容放在番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