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乱(六)(2/5)
才起头联了两句,就听见脚步声,窗外眺望,是何齐归家,穿着补服,浓阴里也望见了席泠。两人眼色稍汇,何齐便吩咐跟前小厮几句。
不一时小厮进来拱手,“正好泠官人在这里,我们老爷有请,请到书房说话。”
何盏还打趣,“瞧,我父亲如今看重你比看重我多了。你且去,大约是问元澜的事情,我在这里吃酒侯你。”
席泠笑应两声,与小厮同往何齐书房,刚坐定,就见何齐换了衣裳进来,待要行礼,何齐却摆摆手,果然问起元澜那头的情景,“元澜那边如何说了?”
“正要抽时候来回伯父的话。”席泠仍旧作揖,拂衣落回椅上,“我揣测,他心里已经七上八下没了主意了,前些时还见他往隔壁陶家去了一趟,大约是去试探陶知行的态度。他只怕,这些人背着他,都在钻头觅缝摘干系。等他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侄儿再去会会他。”
何齐记得方才他那抹眼色,像是眼底沉着件什么事。他待要问,又恐叫一个后生牵住了鼻子,适逢丫头端茶上来,他乔作不经心地呷了一口,“吃茶。你辛苦了,这件事你办好了,后头抓人定案的事情你就可以松快松快。不过你放心,届时向朝廷陈表,必定也少不了你的功劳。”
言下之意,大功还是他何齐与林戴文的。席泠料得如此,在对面端起茶盅谦卑地笑了笑,“小侄不过是为伯父与林大人跑跑腿,谈不上劳累。”
何齐见他如此知礼,放下心来,态度软和了好些,“也不叫你白操心,这样大的案子,你在中间周旋这许多,别的不敢说,到时候请林大人朝上头在应天府替你讨个职位,总不费事。”
席泠原也不指望能一步登高,可一个案子办下来,应天府不知腾出几个位置去,到底是哪个官职呢?
按他想,自然是越高越好,定安侯门势力太大,他来日与他们必定为婚姻之事撕破脸。他眼下不过小小县丞,势如蝼蚁,他得布下个完美的局,从乱局中脱颖而出,筑势添威,有力抗衡。
何齐安坐对面,见他那双装着事的眼望过来,又不开口。心里检算一番,逮住了条缝隙投石问路,“你方才讲,元澜往陶家去过,那陶知行那里有没有什么动静?”
“没有。”席泠摇摇头,“陶知行行商多年,处处与官场打交道,多少风浪都经过,不至于像元澜那样没主意。只是……”
“只是什么?”何齐探对了,不由得端正起来。
“噢,没什么。”席泠笑一笑,刻意攥了攥膝上的衣料,“只是方才与照心说话,他心里还为这件事过不去,生怕法办了岳父,伤了两家的和气,又伤了他们夫妻的情分。”
何齐叹了声,“这孩子有时候,就是有些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陶家把女儿嫁过来,就是我何家的人,陶家出事情,与媳妇哪里相干?况且,就是案子办下来,也就罚陶知行一些银子的事情,总不至于要他的性命,更谈不上牵连九族。”
席泠薄薄的舌尖抿着干燥的下唇,眼色冷下来,仍旧笑,“话是这样讲,可,陶知行毕竟是南京首富,他手底下的单是南京就有几十家商行,又有各省的买卖,多的是眼睛盯着。只怕,连朝廷也在打他的主意。倘或有人趁这个时机狠治他个罪名,要了他的性命,将他的家财查操了充缴入库……毕竟,那可是几千万的银子,每年又能有一二百万的进账。拿他的钱去讨好皇上讨好内阁,谁不乐得干?”
经过这一番话,何齐的目光一点点亮起来,默了半日,泄出个浅浅的、凉凉的笑,“话虽这样讲,要治死他也不易。”
“伯父此言差矣,倘或要治死个朝廷官吏,再小也是大事。但陶知行不过是一届商贾,随便安他个什么罪名,朝廷见着银子,只有高兴的道理,哪里有追根究底的道理?再则,此件贪墨案,他在其中拿一成利,往小了说,他是受官胁迫,往大了说,他就是欺诈朝廷欺诈官府。他能不能活,不过是看人在卷宗上怎么落笔而已。”
巧就巧在何齐急于高升,席泠亦急于高升,二人不谋而合。何齐把几个指头轮着攥一攥,又松开,含笑睇住他,目露欣赏,也露防范,“我没看错你。”
席泠拔座起来,深深作揖,“谢伯父提携。”
未几席泠归到卷棚,何盏已大散愁闷之色,拉着他问何齐的话。席泠只说了元澜那一头的事情,至于算计陶知行的事,只字未提。
元澜那头的事情虽还未成,可也是跑不了的买卖了。何盏执意举杯与他相贺,陶醉于涤清浊世的壮举豪情之中,丝毫不觉,浊世的浑浪,就拍在他背后。闷不作声地,他们获利,由他来背名利后头、紧跟而来的人与情的离乱之苦。
望着他的一派赤忱,席泠不是没有愧疚,打何家出来,他脸上就有些落败之色。他站在墙外溪前,迎着一场日落,望涓涓的溪水。
溪道边有长年累月洗得油光水滑的大石,围着这块石头,是卷起的浪,很小。但他剪着手问:“你说这里的浪与海里的浪有何分别?”
箫娘蓦地叫他问的发蒙,跟着垂着脑袋瞧向沟里,“没什么区别啊。”
他就笑了,长吁了一口气,虚着眼望弯弯绕绕的溪上,红红的太阳,“说得对,浪与浪没分别,恶与恶也没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