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2/3)

“遇人不淑”四个字一出,陈氏的笑脸便维持不住了。

周嬷嬷懒得同她摆笑脸,见陈氏表情并不爽利,也不做和气的表面功夫:“此番来找夫人,只想对夫人说一件事。”

“大姑娘的禁足该解了。”

周嬷嬷话说得明白,语气亦是不善,陈氏做表面功夫的本事再好,此刻也是维持不住和气的笑脸,嘴角垮了下去。

“寻常人家禁足,十五天足矣,夫人与侯爷远下江南,恐怕是把大姑娘给忘了,这次禁足,可关了大姑娘数月,恕老身见识短浅,禁足数月的事例,实在是闻所未闻,最严苛的主母,也没有禁足自家孩子几个月的啊。”

这可是直刺陈氏最在意的软肋了。

她要贤良淑德的名声,就断然不能被人说成是严苛的主母,尤其不能被周嬷嬷这种在京中颇有话语权的老嬷嬷这样点评。若是被周嬷嬷一张嘴传了出去,比被百人说、千人传还可怕。

陈氏脸色不由得僵了僵。

她对周嬷嬷有所求,也不敢将关系闹得太僵,咬了咬牙,正想着要如何应对,又听周嬷嬷慢悠悠抛出一句问话来,“还是说,夫人原本只想关大姑娘十几日,只是远下江南,消息不灵便,回来后诸事繁琐,忘了将大姑娘的禁足解开?”

这可是个好台阶啊!周嬷嬷果然是个会做人的妙人。

陈氏微皱着的眉头松开,要请周嬷嬷来教傅明珠的念头深上了三分。如此会做人会做事的老嬷嬷,只要在她女儿用上对傅莹珠的一半心思,她的女儿定然学的比傅莹珠更加优秀。

她立刻笑着应道:“是了,这厢回来,侯爷生了场小病,我忙得焦头烂额,竟然把莹儿的事给忘了。”

她一副心疼的表情,“可怜我莹儿受苦了,我们从江南回来,莹儿改变颇多,许是这么久的禁足让她尝到了痛,也多亏了周嬷嬷的教导了。”

陈氏一番话,倒是给她禁足傅莹珠这么多日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这要真说出去,以傅莹珠现在名声之狼藉,恐怕京城里的人还会觉得陈氏罚得好罚得对。

周嬷嬷心里冷哼了几声,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后娘,大姑娘受的苦才变多的!

真当她给她台阶是对她客气呢?不过是看透了这人极其注重她自己的名声,借着这点达成自己的目的罢了。

此人有几分心机也有小聪明,可也是真的蠢。

眼界太窄,功夫也不深。

正所谓的,又蠢又坏。

周嬷嬷皮笑肉不笑,要了句准话:“那大姑娘的禁足,到今日便算是结束了?”

陈氏还在演她那心疼女儿的苦情戏,一副心疼傅莹珠心疼极了的模样,狠狠点了点头。

正说着,送茶的小丫鬟来了。

陈氏收起苦情戏,立刻招呼着要留周嬷嬷的人。

“嬷嬷尝尝这茶水吧,也许我买的这茶,和贡品有所不同呢?我手底下的丫头点茶功夫不错的。”陈氏端了一杯茶来,看了一眼,故作陶醉的夸赞:“汤色碧绿,汤中清莹,闻之有香,甘醇而鲜,是好茶啊。若是嬷嬷喜欢,我让丫头给你包一斤回去。”

只要周嬷嬷再给她一次机会,能把人留下来,她就还有别的本事让周嬷嬷松口。

陈氏这次可是真的下上了血本,西湖龙井是贡品这谁人不知?是以这茶叶,她好生收藏了起来,连傅堂容都舍不得给喝。

周嬷嬷以前喝过又如何?如今她已经出宫,想喝也喝不上了。

只需要拖着她一点时间,等傅明珠假装巧合地过来,与周嬷嬷见上一面,能得到一两句指点,她娘俩私底下再琢磨琢磨,这茶叶也算发挥了最大用处。

可周嬷嬷是什么人?一个大半辈子的人精,哪儿能不知道陈氏打的什么主意?这是想用好处收买人心呢。

此时若是拿了陈氏的情,自掉身价事小,晚节不保事大。

闻着茶叶的清香,周嬷嬷却是看也不看,直接告辞,带着好消息,找傅莹珠去了。

陈氏:“……”

媚眼抛给瞎子看了,这周嬷嬷竟是如此的臭脾气,居然敬酒不吃吃罚酒!

陈氏气得哆嗦,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等到傅明珠匆匆赶来,厅中早就不见了周嬷嬷的身影,只有陈氏留在原地气急败坏、咬牙切齿。

傅莹珠这边。

得知终于不用再被禁足,青桃简直像过了年一般开心。

恨不得让紫葡萄翻出最好看的首饰与头面,好好将傅莹珠妆点上一番,叫外面的人看看她家姑娘漂亮大方的模样。

只是,傅莹珠这里能拿得出手的衣服实在太少了。

找来找去,最拿得出手的那件,便是周嬷嬷初到侯府去迎接她时穿的那套。

青桃可是头疼极了,倒是傅莹珠,对穿戴的事一点儿烦恼都不挂在心上。

这遭去六王爷府赴宴,周嬷嬷说了,让她如在侯府中一样表现便行,不必多费心思,费得心思越多,反倒容易紧张,只怕是得不偿失,想要什么,偏得不到什么。

傅莹珠自然乐得做自己。

既然是要表现得如同在侯府一样,那岂不是简单了,去那好好吃喝便可。

傅莹珠此刻的心态便是跟着周嬷嬷蹭饭去了。

蹭饭蹭饭,饭最要紧,穿什么戴什么,实在不是什么过于要紧的事。

是以当青桃来问傅莹珠,要不要从小金库拨点银子出来去添置新行头时,傅莹珠果断拒绝了。

小金库那可是她后半生幸福生活的保证,怎么可能为了面子,去置办一些只能在赴宴时穿才合适、一生穿不着几回的新衣呢?

况且若是想要足面子,那就要买京城时下最流行的款式,那指不定穿一回之后,流行就变了,钱花在这种奢侈品上,傅莹珠肉疼,不值。

她打算就穿去迎接周嬷嬷时的那套衣裳就好了,这样她的小金库不会缩水,也不会给侯府丢面子。

傅明珠这边。

六王爷府邸有省事,请帖在京中有头有脸的贵女中间传了个遍。

傅堂容如今只是虚职在身,并无实权,原本不会得到六王爷重视,这请帖会不会送到侯府来,还说不定。可傅明珠与六王爷的长女丹宁郡主交好,旁的贵女还在掂量自己的身份是否够得上被六王爷邀请时,她便已经提前拿到了请帖。

这可让傅明珠得意极了,从江南回来,回到侯府后堆积了几日的坏心情终于一扫而空。

见丹宁郡主如此看得起自己的女儿,陈氏自是与有荣焉,骄傲到连从傅莹珠那里受的气都不算什么了。

傅明珠将请帖给她看过以后,陈氏立刻动起了脑筋。

叫傅明珠将请帖仔细收好后,陈氏便出谋划策:“这段时日,你我眼光拘泥于侯府当中,实在是目光短浅,有了井底之蛙之态。”

傅明珠抬眸,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在女儿求知若渴的目光注视下,陈氏大谈特谈:“你的志向要放在比侯府更好的地方,如今你也到了适婚的年纪,正是关键的时候,成天同傅莹珠置气,能得到什么?不若好好讨好郡主,跟在她身边,也好认识更多的人。”

傅明珠听着陈氏的话,一双眼睛变得亮亮的。

只有母亲最懂她的野心。

这些年侯府确实不愁吃不愁穿,可日渐败落,虽说是高人一等,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京城里比她有头脸的姑娘多了去了。

傅明珠争强好胜,对这怨恨已久,每逢落人下风的时候,心里总是难受,往上攀爬的念头也就更强烈了。

“女儿听母亲的,会好好在郡主身边,让她始终记着我的好。”傅明珠抿唇笑了笑,十分自信地说道,“女儿不会让母亲失望的。”

揣着薄薄的请帖离开汀兰院,傅明珠感到自己的心口窝都在发烫。

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母亲说的话,果然对极了。她更该把功夫用在结交更多比她身份更高的贵女身上。

看看这回,府中可是只有她一个姑娘拿到了六王爷府上宴会的请帖,她能有的,傅莹珠可没有。

想到傅莹珠,她忽然停下了脚步。

傅明珠问身旁跟着的小丫鬟:“你可知道大姑娘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小丫鬟唯唯诺诺:“奴婢……奴婢不知。”

傅莹珠比较宅,很能自得其乐,除了去木樨堂找老夫人,便很少出她的院子,除了傅莹珠自己的丫鬟,府中别的丫鬟见不到她,自然也不知道她的动向。

傅明珠轻轻哼了一声。

今日她心情颇好,便不和这个小丫鬟计较什么。

她的语气中带着得意与奚落:“也是,她刚解除禁足,也就刚能随心所欲,之前可一直被关着,不过既然禁足解除了,恐怕她很快就要出去惹是生非了,真是替爹爹发愁。”

说是替傅堂容发愁,她的眸中却透露出欣喜而悦然的神色,显然是对傅莹珠继续犯错继续被罚充满期待。

小丫鬟连连点头,并不想告诉傅明珠,即使今日禁足解除了,也没见到傅莹珠出门,更别提出去惹祸。

只是很快小丫鬟便发现,她跟在傅明珠身后走,却是越走越偏。

这根本不是回傅明珠院子的路。

反倒是……像是要去找大姑娘?

小丫鬟出声提醒:“姑娘,这不是回去的路。”

傅明珠不屑看了她一眼:“回我院子的路是哪条,我当然知道。”

她道:“是我方才忽然想到,姐姐她刚刚被解除禁足,怕是要迫不及待地出去惹祸,我既是爹爹的女儿,便该为爹爹分忧,去看看姐姐是否真的惹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