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3)
朱翊钧闻言,开始手舞足蹈地把那天的情景又复述了一遍,他记性极好,除了他老爹说的两三个词没听明白,其他的竟都讲了个bā • jiǔ不离十。
赵肃笑眯眯地听着,一边禁不住想起元殊说他聪明过人的话来。
朱翊钧确实很聪明。
事实上明朝的皇帝就没几个不聪明的,朱元璋、朱棣这些不用说了,甚至是后世声名狼藉的正德帝,嘉靖帝,也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
只可惜聪明并不代表能治理好国家,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聪不聪明是次要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权势加上才智,就容易脱离制度的约束,像正德帝那样,毕生在玩乐的追求上一去不复返。又比如说现在的裕王殿下,将来的隆庆皇帝,他好色,不聪明,甚至不喜欢上朝,可他能够充分给予内阁信任的权力,而被他信任的徐阶、高拱,也确确实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最好的皇帝,不是聪明的皇帝,而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皇帝。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皇帝是天子,是至高无上,无可挑剔的,他们认为皇帝的问题不是本身的缺陷,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像康熙,就觉得明朝之所以出了那么多不像样的皇帝,都是因为从小教育的问题,所以他对皇阿哥的要求特别严格,连皇子们不努力读书,都会来一句:你想学朱厚照吗?
然而,教育并不能决定一切,乾隆从小入宫受康熙亲手教导,长大了又被雍正当作储君来培养,难道受的教育还不够好吗?但问题也来了,这个皇帝能干过头,成天没个消停,六下江南,兴wén • zì • yù,闭关锁国,劳民伤财,生生把前两代积攒的国本都给折腾光了。
所以在赵肃看来,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皇帝。
摊上一个好皇帝,大家都相安无事,摊上一个爱折腾的皇帝,好吧,大家都别想消停了。教育再严格再完善,也只能尽量让这个人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能保证他一定会当一个好皇帝。
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由于嘉靖皇帝热爱修仙,继任的隆庆皇帝热爱美女,内阁得以与皇帝分权,有时甚至内阁不同意的决定,皇帝也没法一意孤行,这种近似统治阶级的内部民主制,迎来了大明帝国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时刻。
然而一切的希望,在万历登基后十年,戛然而止。
现在,高拱、徐阶、冯保、裕王、嘉靖……,这些本该存在于史书里的符号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正鲜活地在出现在他身边。
而眼前的朱翊钧,无疑是未来影响最大的一个。
历史本该没有自己,历史本该没有自己与朱翊钧的相识,历史本该没有他们的交集。
赵肃想,假设历史有了分叉,那么他可以成为那个变数吗?
朱翊钧兴高采烈地说完,见赵肃没有反应,便跳过去,搂住他的腰轻轻摇晃。
“肃肃,你再教我别的东西好不好,我想学了,将来你出事,可以再救你啊!”
这张乌鸦嘴……赵肃嘴角一抽,心底却暖暖的。
“好。”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hb332552008、flora347957、jml1560wxj、筏子、3970925、cedef几位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周末要加班,但因为我有承诺在先,要两天1更,所以不管怎样都会尽力挤出时间更一章的,如果实在不行,之后也会补上。于是预计周6晚上更新,如果木有的话,到时候会提前说明。
很多朋友反应看不到V章内容,下面再贴一次,看过的同学不用再看。
34
赵肃觉得自己快死了,但肯定不是因为撑不住严刑拷打,而是被人压死的。
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几近嘶哑。
“你……”快下来。
朱翊钧小朋友毫无自觉,犹自兴高采烈地赖在他身上蹭了蹭,手脚并用,活似八爪鱼。
“我……”快被你压死了。
“肃肃,肃肃,我和你说喔,这次你能得救,都是我的功劳,我和父王进宫,跟皇爷爷……”
“……”赵肃已经出气多入气少,开始翻白眼了。
幸好这时元殊端着药推开门,看到这幅情景,连忙把始作俑者拉了下来。
再小心地扶起赵肃,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