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2/2)

还能说什么,难道说自己当官就是喜欢踩着别人往上爬,不想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吗?

众人不得不齐声应道:“臣等有罪!”

兵部尚书杨博官场老油条一般的人,想得也比旁人更多一些:以张居正的强势,若是皇帝如先帝一般不理朝政,那倒也就罢了,但现在看来这位陛下胸怀大志,明显不是坐吃等混日子的人,再过几年羽翼丰满,张居正若还一味强势,只怕就不谐了。

想及此,杨博心里不由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和看好戏的心思,只因他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明年就要告老还乡,远离朝廷是非,就算现在就失势,对他来说也无关紧要了。

朱翊钧伸手虚扶住离他最近的张居正,微微一笑,侃侃而谈:“众卿受先帝遗命,辅佐朕左右,劳苦功高,何罪之有?只是为帝王者,自当将百姓安乐,富国强兵时时放在心上,赵师傅说的那些事情,虽然艰难,但并非不能达成,如果仅仅因为过程曲折,朕便不去做,那么将来九泉之下,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朕愿与诸君携手,开创我大明中兴局面,朕不敢与太祖成祖皇帝并肩,但求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国泰民安,四海永无战事!”

“陛下圣明!”这回的声音响亮了一些,也多了几许动容。

这一番言毕,众人大都收起小觑之心,不敢再因皇帝的年纪而小瞧他,就连张居正,也大出意料之外,不由频频打量他。恩威并施,刚柔并济,别说先帝,就连嘉靖皇帝,也不一定说得出这种话来。众人原本以为祖父怠政,父亲好色,这位皇帝,能够中规中矩,不出大错,已经很好了,却没想到他雄心勃勃,竟然还想和先祖学习。

年轻,自信。

在少年身上,已经隐隐窥见属于帝王的魄力。

朱翊钧微微侧头,发现赵肃正望着他笑,笑容温和,带着鼓励,心头微荡,也回以一笑。

张居正拈须笑道:“陛下雄心壮志,臣等自然支持,动用内帑则大可不必,造船之事,也不急于一时,图纸如何设计,人手如何安排,不妨让少雍先把这些准备事宜安排妥当了,再议不迟。至于海禁一事,臣也以为,限制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港口也可以斟酌再开两个,士农工商,商人虽排行最末,可少了商人,国库也没了进项,富民更无从谈起。”

他说这番话,等于默认了赵肃入主工部的事情。

至于经费和实现时间的问题,赵肃原本就没有打算单凭一席话就能让想法付诸实现,说白了,他只是在给众人勾出一幅蓝图,至于这幅蓝图如何实现,还得日后再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道理他还是懂的,张居正能够支持他,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张四维是盐商世家出身,闻言自然也附和:“张阁老所言极是,臣也赞同放宽海禁限制。”

他家里虽然是以盐起家,但并不限于盐业,早就听说海外贸易风险虽大,利润也极高,商人本逐利,赵肃一席话,自然让他大大动心,正琢磨着等散会之后找机会再私下和赵肃细谈,然后再去说服张居正,却没想到张居正那么容易便认同了。

首辅一开口,其他人便没什么反对的的了,各部其他人选也都陆续定了下来,众人又议了几句,便都各自散了。朱翊钧本想留下赵肃,转念一想,还是等众人都散了之后,再派人私下传他比较好,便没吱声。

赵肃出了文渊阁,正往外头走去,身后突然传来张居正的声音:“少雍,留步!”

第84章...

赵肃停住脚步,有些意外:“阁老?”

张居正大步走上来,一边道:“还记得昔日你我相见,你都称我一声太岳兄,怎的现在倒生疏起来了?”

赵肃含笑拱手:“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您已是内阁首辅,下官怎能僭越。”

张居正摆摆手:“无妨无妨,论起来咱们还是同辈,你便如从前一般称呼吧。”

赵肃心知他最喜排场,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希望别人尊敬他,便依然道:“上下有别,阁老折煞下官了,还是按礼数来吧。论理说,本还该称呼您一声元翁的,只是阁老丰姿玉树,我这声元翁,可实在喊不出口。”

他既捧了别人,又不显得谄媚,依旧不亢不卑,和和气气,倒让人觉得他说的本来就是真心话。

张居正果然笑了起来,心下颇为受用。“咱们好久没有一聚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一起出去用饭吧,我已让人到五味斋订了位子。”

看这架势,分明是有备而来,根本不容赵肃拒绝。

但赵肃也没想过拒绝。“如此就叨扰了。”

二人出了宫,又回家换了常服,这才分乘两顶轿子前往五味斋。

赵肃的轿子是满大街都有的那种款式,并不出奇,但走在他前面的张居正,虽然现在还没有坐上那顶著名的五十平米大轿子,但也是八抬大轿,不知用的什么材料,没有上漆,却乌黑发亮,窗口用苏缎覆着,看不见里头的情形,但可想而知他一定不会委屈了自己。

在这个时代,官员贪污贿赂是常事,一般没事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将这个作为罪名去弹劾你,当时严嵩与徐阶的排场,可要比现在的张居正大多了,而且京城里到处都是富贾gāo • guān,相比之下,张居正这顶八抬大轿,还不算最扎眼的。

五味斋门口,两人差不多同时到,一前一后下了轿子,打了招呼,便往里走。

守在门口的小二极有眼色,一看便知对方不是一般人,笑容满面上来寒暄,跟在张居正旁边的侍从上前报了包间号,小二恍然,忙道:“原来是订了位子的贵客,快里边请,茶水都备下了,这会儿上去正好入口。”

这地方与别处的布局一般无二,皆是一楼大堂,二楼雅间,但显然店主人却费了一番心思。即便是大堂,也打了一些仿唐风的器具,没有椅子,而是矮榻竹席,四周挂的也不是字画,而是各色稀奇古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