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1/2)

心不松口,李氏也恼起来,前阵子刚刚好转的母子关系又这么僵了。

转眼就过了万历五年的春节,元宵那天,赵耕和赵耘闹着要出门看花灯,赵肃答应了,一家人早早便吃完饭出门,京城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街上接踵摩肩,他一手牵着一个,差点被人流冲散,好不容易到了人稍微少点的地方,赵耘瞧见做糖人的,开始流口水,挪不动脚步了。

“爹爹,我要这个!”赵耘指着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

“来两支吧。”赵肃和小贩说。,

话刚落音,一支糖龙已经递到赵耘面前。

赵肃抬头一看,那人笑吟吟地打招呼:“咦,好巧啊!”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6062338、筏子、dai134401、zjlljq、herosly11、shijuan992766795童鞋的地雷,谢谢zr33835950的手榴弹,谢谢大家的留言和支持!

这几章比较平淡,因为要交代一些大事,交代完就会有转折了,预期过年前后能完结,争取不让大家带着个疙瘩过年,不过这几天工作比较多,精神又不大好,所以字数连着比较少,明晚争取继续更新。

第115章...

朱翊钧一身樱草色直裰,系着白玉腰带,看模样便知又是微服出宫,只是实在风流出色,即使寻常服饰站在那里,也比旁人耀眼许多。酷乐猫

赵肃见他一脸无辜,脸上只差没写着“真的是偶遇”几个字,不由起了调笑的心思

“公子是出来买糖葫芦的?买够二十根没有?”

朱翊钧早就从他口中得知自己小时候的糗事,闻言也笑道:“碰巧忘了带钱,还好撞上你们,看来这二十根糖葫芦的银钱,还得你来出!”

旁边赵耘见了朱翊钧,想也不想,张口就喊:“皇……”帝哥哥!

剩余的三个字在赵肃的手掌中消音,他委屈地瞅着父亲。

“唤万公子。”

赵耕更机灵些,马上跟着父亲喊:“万公子好!”

朱翊钧咳了一声:“这有些生疏了,也不是外人,喊叔叔便可。”

叔叔?,,

兴许是他的模样怎么都不像叔字辈,两个小娃娃瞅了瞅满脸胡子的沧桑小贩,又瞅了瞅朱翊钧,眼睛里写着怀疑。

赵肃强忍笑意:“还是唤大哥吧,万大哥。”

“万大哥好!”

小孩子脆生生的声音无法弥补皇帝心里的失落。

他不就是不想落肃肃一辈而已,有这么难么?

逛了会儿街,拎了一大堆东西,全是小孩们指名要的糖果玩意,直到赵吉两手差点提不过来,赵耕和赵耘才终于觉得累了,几人便去了临近的茶楼歇脚。

上元灯节,京城里家家都出来看灯,连茶楼里也人满为患,二楼雅座早就被订满了,只有一楼大厅,刚送走一拨茶客,空出几桌来,赵肃几人连同跟在皇帝身边的便装侍卫们一去,立时坐得满满的。-

茶楼里不比外头安静,店小二提着茶壶点心四处吆喝,加上此起彼伏的说话声,熙熙攘攘,嘈杂不休,乍一望去,还有不少书生打扮的茶客,在那里清谈辩论。酷乐猫

赵肃聆听了一会儿,叹道:“一年又一年,又该到会试了!”

朱翊钧低笑一声:“可惜你当年中探花的风光,我没能见着,俊俏赵郎,风流探花,据说曾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赵肃睇他:“这客栈里年轻才俊也不少,您不妨先物色物色。”_

这似笑非笑的一眼,或许无心,却是风流内蕴,华彩天成,看得朱翊钧心头一荡。

“纵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两人的座位紧挨着,又离得极近,这句话只有彼此听见,赵肃也不知自己怎了,平素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此刻居然被说得脸上一热。

朱翊钧深谙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暗自一笑,浅尝辄止。

隔壁几桌的辩论之声越来越大,就连赵肃他们想刻意忽视也不行。

书生几人,有二十几岁的年纪,也有三四十的,但看起来都一脸意气风发,无疑是此番进京参与会试的举子,神情之中挥斥方遒,多是对未来前程的信心。

明代书院林立,自有王氏心学之后,加上海禁一开,商业兴起,民间议政的氛围也越加开放,如雨后春笋,什么论调都冒出头来,颇有百花争鸣的架势。

会试将近,天下学子云集京城,除了金榜题名,谁都想在考试前先博个名头出来,这样的话,能高中当然最好,就算不能,起码也名声在外,于前程有利,再说文人相轻,书生意气,碰到一块了,不让他们说上几句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的茶楼,自然没有什么“莫谈国事”的规矩,相反,茶楼老板们还会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可以让这些学子辩论,旁边供看热闹的旁听,以招徕生意。酷乐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