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5/5)

“大人,正所谓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如今陛下没有诏命,此时上京,只怕气势上就落了下乘,如果有皇命而风光进京,即便将来重新入阁,也无人敢置喙。”吴维良皱着眉。从利益的角度上帮他分析道。

赵肃道“如果我没料错,陛下派出的使者,该在这三五日内就到了。”

吴维良奇道:“我与大热门相交多年,竟不知您会神算?”

赵肃哈哈一笑:“是与不是,你且看看。只不过我连三五日也等不得了,国家有难,当尽匹夫之责,事不宜迟,我已经让他们去收拾行囊了,等酉时一过,就星夜出发。”

“也罢!”吴维良叹息,“原先我是料定此战必胜的,现在却有些吃不准了,如果再输下去,只怕倭人要打过鸭绿江了。”

他这种想法,其实也是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在明朝军队还没出发之前,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这场战役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扬我大明国威,然而等到贺子重失踪,祖承训战败的消息传来,众人在震惊之余,信心也开始摇摆,甚至有人提出与倭国订下和约,默认他们占领朝鲜。当然,这个人直接被朱翊钧罢免,回家吃自己去了。

“不会。”赵肃摆手,“依我说,小败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为何?”

“一直以来,鞑靼犯边,只是小打小闹,最近几年朝廷连战连胜,以至于鞑靼不敢再犯,究其根源,是军队火力和士兵素质的提高,而非战术上有所长进,如今倭国来犯,他们倾一国之兵力,只许胜不许败,从战意上来说,已经强过我们,正该由此小败,才能让我方军队正视错误,所以有益而无害。”

他顿了顿,续道“我现在只是担心子重和陛下,一个生死不明,希望他能吉人天相,一个现在相比忙得连个囫囵觉都不能睡了。”

吴维良也跟着叹了口气,正想说什么,却听见门外有人来报。说京城来人了。管家赵吉迎出正门了。

赵府里现在三天两头都有京城来使,其中不乏有品秩的官员,赵家的下人也淡定了,只是这回赵吉亲自招待,可见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