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1/2)
,快走几步追上秦铮。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就出了落梅居。
谢芳华在屋中独自喝了片刻茶,才慢慢地起身,走到中屋,从衣柜里找出一件肃静的衣物换上,卸去朱钗,照着婢女的样子装扮了一番自己,踏出了门。
来到落梅居门口,她四下看了一眼,向大厨房走去。
虽然没来过大厨房,但是她早已经将英亲王府的地形和各院落位置摸清了。走在路上,碰到三三两两的小厮婢女或打扫院落,或拿着盘盏来回穿梭,见到她走过,都无人理会。
英亲王府太大,很多小厮和婢女不熟络认识,也是正常的。
不多时,谢芳华便来到了大厨房。
大厨房里面正忙得热火朝天,虽然今日的午膳是在宫里吃宫宴,但是晚宴还是要回府里吃阖府团圆饭的,所以,大厨房这一日依然要忙碌准备。
“哪个是桂婶子?”谢芳华站在门口轻声问。
“咦?你是哪个院子当差的?看着面生?”一个婢女探出头来,讶异地问。
谢芳华笑了笑,“我是后园子当差的人,做些修剪花草的差事儿。”
“哦,后园子的人不常到这里来,怪不得不识得你。”那婢女点点头,问道,“你找桂婶子有何事儿?”
“劳烦姐姐给桂婶子传个话,就说昨日说好的,今日她出府采买,带上我出府去看望家亲。”谢芳华从袖子里拿出二两银子,递给婢女。
婢女本来不想理会她了,但没想到谢芳华出手如此大方,顿时眉开眼笑,“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喊桂婶子。”话落,转头进了大厨房。
谢芳华等在门口,笑了笑,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搁在什么时候说,都是有道理的。
不多时,一个有些略微发福的中年女子从大厨房里走了出来。
那婢女随后跟了出来,伸手一指谢芳华,对桂婶子道,“就是她找您。”
桂婶子看着谢芳华露出疑惑的眼神。
谢芳华对她笑了笑,俯身一礼,打了个七的手势。
桂婶子顿时笑了,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原来是你。我这就出府,你跟我走吧!”
谢芳华点点头。
那婢女疑惑地看着桂婶子,小声问,“婶子,您怎么认识后花园子的人?”
“你婶子我在这王府干了多少年?认识后花园子的人有什么稀奇?你给我回去干活去!我回来之后,你们几个若是还没将鸡毛褪出来,别怪我扒你们的毛。”桂婶子训了一句。
那婢女连忙回了大厨房里。
桂婶子拿了采买的篮子,招呼谢芳华一声,向府外走去。
谢芳华跟在她身后。
桂婶子并没有走英亲王府的前门,而是向东侧的偏门走去。
一路上,府中的下人见了桂婶子都笑着打招呼,桂婶子也和气地打招呼,说说笑笑,显然她人脉极广,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偏门。
守门的人见到桂婶子,也笑着打招呼,“桂婶子,府里的东西还没采买齐吗?怎么都年节了,您今日还出府?”
“哎,别提了,昨日少买了炖肉料,府中剩余的不多了,算计一下,不够用,只能再跑一趟了。”桂婶子叹了口气。
守门的人点点头,看向谢芳华,“这位是?”
“是后园子当差的,家里的老母赶着年节病了,出府去看看。”桂婶子道。
“可有王妃的许可?”守门的人问。
桂婶子摇摇头,凑近那守门人,塞了二两银子,低声道,“她家里老母得病,若是去找王妃,这年节当口,岂不是惹了王妃晦气?所以,就托到我了。我也是有女儿的人,这孩子孝顺,免不得要劳累一番。你就通融她出去吧!”
守门人犹豫了一下,见谢芳华低眉敛目,一脸规矩的模样,点点头,“都是当下人的,既然是老母病重,婶子您做保,我就放她出去吧!不过没请示王妃,还是要快些回来。”
桂婶子点点头,“她清楚,定然不拖累你。”
守门人打开门,放了行。
桂婶子和谢芳华出了偏门。
二人走了半条街,隔离了英亲王府,桂婶子回头对谢芳华悄声道,“姑娘,林七托付的事儿我做到了,将你带出来了,你有什么事情,赶紧去办吧!”
谢芳华从怀中拿出一片金叶子递给桂婶子,“多谢桂婶子了。”
桂婶子愣了一下,摇摇头,不接她的金叶子,“前年的时候,我染了一场病,本来以为要死了,是林七从外面求了一位专治难症的大夫来治好了我。那孩子念在我们是同乡的份上才帮我活了一条命,如今他求到我帮你出府,我怎么也不能推脱,你的金叶子留着吧!”
谢芳华摇摇头,将金叶子塞进她手里,转身向最繁华的主街走去。
桂婶子拿着金叶子在手,想着真是个倔强的姑娘,不知道跟林七什么关系,见她很快就走得没了影,便也不再理会,转头向药铺走去。她既然说炖肉的料没了,当然要采买回去。
谢芳华来到繁华的主街,只见街上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人着新装,分外热闹。
她站在街中央感受了片刻南秦京城年节热闹的氛围,便抬步走进一条最出名的花街柳陌,不多时,进了一处辉煌的门面,门面上挂着偌大的牌匾,写着翠红楼三个大字。
“姑娘,您……”翠红楼内,一个女子见进来人,迎了出来,话说了一半,看到谢芳华手心里面的字,顿时愣住了。
谢芳华不理她,径自走了进去。
那女子顿了片刻,连忙跟在了她身后。
虽然是除夕之日,京城各府邸忙着过新年,但是翠红楼依然有客来往,楼内管弦声声,莺歌曼舞,虽然不如往常热闹,但也不见冷清。
谢芳华直接进了一间房间,她进去之后,关上了门。
那个女子本来要跟进去,不想吃了个闭门羹,只得泱泱地止住了脚步。
等了一会儿,那女子不见里面有动静,也不见人出来,她试探地对里面喊,“姑娘?”
里面没有人回答。
她又喊了两遍,里面依然没人回答。
她站在门口,正踌躇着不知道是否该不该推门进去时,一个年约四旬的风韵女子走了过来,对女子问,“怎么回事儿?你喊什么?”
那女子立即回转身,凑近风韵女子,低声说了一句话。
那四旬的风韵女子一怔,面露凝重之色,“你确定?没看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