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5(1/3)

在这里杵了两个时辰后,依然是官道上人影也不见一个,甚至连在城北十里处长亭那里守候的人都几次传信回来,仍然没有一点新任刺史的动向。

韩世谔的脸‘色’开始越来越难看,在他身后,除了李靖、斛斯政和陈棱三人依然稳如泰山,峙岳渊停外,其他的文武两班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起为何王世充迟迟不出现了。

“新任王刺史今天到这里,消息确切吗?”

“不知道啊,昨天是从州衙里传来的消息,兄弟我一接到消息就从县里赶过来啦。李兄请看,韩刺史他们不也是亲自来这里迎接吗?绝对错不了的。”

“可是我听说这位新刺史没有走官道官驿啊,他好象刚出洛阳就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嗨,你们这就不明白了吧,听说王刺史现在受着皇上的猜忌,刚刚平叛回朝,就给皇上外放咱郢州担任刺史,当然不敢前呼后拥,一路风光上任啦。”

“刘兄所言极是啊,这位王刺史很有钱,一向是非常讲排场的。以前连他的家人出来办事,都是一路高调,各地官员都要迎来送往,远的不提,就说去年年底,王刺史让他的那个侄子王仁则去江南运茶叶,那封伦也是从大兴一路出发,商队上千人的规模走到了洛阳。”

“这次他本人来此上任居然还要走小路,看来王刺史真的是遇到麻烦了。”

“兄弟我可不这样看啊!听说那王世充,也就是我们的新任刺史,可是有着文武全才之名,这十几年灭南陈、平江南、破突厥、定杨谅,都是立下过大功。就算出身不好,没有位列世家,做这个郢州刺史没什么不可以的。按朝廷的礼法,他这样的刺史上任一路走官道住官驿,这才是符合礼法的行为呢。”;

第六百八十九回小楼接风宴

ps:感谢书友fkingbitch的打赏鼓励。=

一个青衣县官摇了摇头:“那你怎么解释王刺史一出洛阳就失踪的事实呢?这可是从三品刺史啊,怎么说没就没了?”

“这个就不是我等下官能揣测的事啦,虽然说算起时日来,应该是今天到,可是现在王刺史都没出现,也许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呢。”

“听说这次王刺史的上任也有些与众不同,没有跟着年中吏部考核的那次大换官一起来,而是被单独任命为这郢州刺史,还要他即日上任,不得延误呢。”

“嘘,小声点,我等这样妄议上官,似乎不太妥当,要是给王刺史听了去,我等可要倒霉了。”

“李兄所言极是,我们还是乖乖地站好,等着王刺史吧。既然皇上都要他即日出发,那今天就是他必须来郢州的日子,要不然门下省的谏议大夫和散骑常侍们知道了,可是会上书弹劾王刺史的。”

这几个县令的悄悄话被韩世谔听得一清二楚,他是练武之人,耳目远比常人来得灵光,听到这话后,回头喝道:“你们也都是朝廷命官了,站了两个时辰就受不了,跟那乡野村妇一样乱嚼舌根,羞也不羞?王刺史怎么会连上任时间都弄错?再要多言,当心本刺史先把你们几个今天所说的话呈报给皇上!”

那几个县令吓得再也不敢吭声了,告罪几声后,一个个站如青松。大气也不敢再喘一口。

韩世谔自己也站得有些腿脚酸麻。这一下吼完了几个县令后。感觉心情舒畅了不少,胸中的闷气也一下子没了,他一边活动了一下腿脚,一边看看了身旁视端容寂的斛斯政和正在站着闭目养神的李靖,道:“二位对此事怎么看?还要再等下去吗?”

斛斯政微微一笑,道:“韩刺史刚才自己也说了,王刺史一定是守时之人,今天是他应该来郢州上任的时日。断不会有误,现在不过是午时二刻,还没到酉时的下值时间,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在这里等下去的好。”

李靖听到这里,嘴角边浮起一丝微笑,他睁开了眼,那清澈的眼神中透出一股自信:“如果李靖所料不差的话,王刺史应该已经在这郢州城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