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0(1/2)

将军一定会率领部下,兼道倍行,一路之上打败所有拦路的高句丽军,直扑辽东城。”

“但其他各道的将军们则各有自己的任务,免不得要留下来攻城掠地的,这样一定会跟麦将军形成时间上的差距,最后即使他们有意策应,也会跟麦将军拉开空隙,这就会给高句丽军创造一个包抄,围攻麦将军所部的机会!”

杨广面沉如水,负手背后,踱起步来,他一边走,一边说道:“朕不是下过令了吗,要他们每军隔日出发,营寨相连,只差一天的距离,又怎么可能会给高句丽军包抄和截断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您说的隔一天出发一军,是指在这里,涿郡,还没有进入高句丽的领土,也就是没有进入战区呢,但是等到大军渡过辽水之后,各道主将都得按着作战的目标前进,再不是沿着前面一军的行军路线跟上,也就是说不可能再跟前道的友军保持一天的距离,住他们前一天住过的营地帐蓬了,而高句丽是在本土作战,他们的探子一定会发现我们各军之间的空档,然后调集主力部队,去围攻我们的孤军的!”

杨广的脸色变得越发地阴沉,他停下了脚步,思索了好一阵,才说道:“王爱卿,你是第一个跟朕这样提的人,那依你看,现在应该如何补救,才不至于出现你所说的情况呢?”

王世充正色道:“这个出发的命令不能再改了,各军的主将也不能再改,不然军令一变再变,会让各军无所适从的,但是陛下可以再追加一道命令,就说大军的粮草需要时间转运,怀远镇的唐国公李渊,现在是整个大军的后勤总管,他那里的粮草堆积如山,但从怀远到辽河,相隔千里,各军得保证粮草充足,方可进军辽东。”

“为了保证后勤的补给,前军四十多万将士,先在辽水西侧集结,等到粮草全部到位,御营也到达辽水之后,再按原计划分道进军不迟!还有,到时候可以让突厥的仆从军队紧跟着麦将军的先锋,战利品多分给他们就是,有骑兵的掩护,即使陷入重围,也能很快杀出来!”

第九百六十五章阴雄献

杨广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听到突厥的时候,又是嘴角勾了勾,恨恨地说道:“别提突厥人了,根本靠不住,朕早在几个月前就下令要始毕可汗率部集结,然后来涿郡会师,可到了现在,一个突厥兵都见不到,派人去催问,也只是说突厥各部现在都在忙着转移牧场,渡过严冬,无法派兵来会合,只求宽限时日。”

“哼,我看他们就是找理由推脱,不肯来罢了,上次李密和封伦出使突厥时就查到他们跟高句丽有私下往来,这些个异族蛮子,非我族类,通通靠不住!”

王世充心中冷笑不已,突厥和高句丽的勾结是早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也只有杨广这样天真又自以为是的人还做着突厥兵能来助战的美梦,但他脸上却是摆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恨声道:“就是,这些突厥人太坏了,我看他们未必敢明着帮高句丽,但就用这种出工不出力的方式想拆我军的台,上次打西域的时候,这些突厥人就一路慢腾腾的误了会师之期,这次干脆直接就不来了。”

“陛下,等这次灭了高句丽以后,您还是率着得胜之师,到漠南草原上巡游一番,让这些草原狼看看我们大隋的强大军力,再不敢生出异心!”

杨广哈哈一笑:“王爱卿,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那是后话了,你说得有道理,突厥人狼子野心,不可轻信,这回朕让唐国公率几万步骑镇守怀远镇。又加强了马邑和雁门两郡的守备。也是对他们有所防范的。免得让突厥人以为我大隋军力尽在外,想要打中原的主意。”

王世充恭敬地说道:“陛下思虑深远,微臣不及万一!”

杨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王爱卿,刚才按你的话来说,朕要让前军诸军集结在辽水一线,等朕的御营到达后再让他们进军,这样一来有何作用呢?难道拖延时日。就能让麦铁杖所部不再孤军深入了吗?他们各路军马还不是要分头扫略各地?”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如果是从涿郡出发,到辽水就要走上一千五百里,一天走四十里路的话,要足足一个半月才能走到,在这么长的时候里,若是后方诸军有意孤立麦铁杖所部的话,一天少走个几里路,最后就能差出三四天的路程出来。而麦铁杖若是孤军渡过辽河,高句丽又调集十万大军诱麦铁杖军深入。然后围攻的话,前有强敌,后有大河,这就是兵法所说的死地。”

杨广倒吸一口冷气:“你说什么?十万大军?高句丽有这样的动员能力,在辽河一线就集中十万大军吗?前方的探马回报,现在高句丽还没有全面总动员呢,他们哪有这个本事?”

王世充正色道:“那是高句丽的本部没有总动员,但是辽东一带的高句丽各城守军,加起来也不下十万人了,若是敌军的统帅高明,又能清楚掌握我军动向的话,他可以集中各城的守军和丁壮,在辽东的局部进行总动员,加上周围的契丹,奚的仆从骑兵,弄出十万大军,是完全可能的。”

杨广的眉头渐渐地拧到了一起:“王爱卿,这事涉军机,不可儿戏,你有什么情报来支持你的这一说法?”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微臣在几年前就揣摩圣意,觉得以陛下的英明神武,最后总要消灭高句丽,一统汉土的(历史上在汉代高句丽是汉四郡之一,春秋时期也是周天子的八百诸候之一),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微臣就通过一些来往于大隋和高句丽之间的商队,仔细打听有关高句丽的情报,虽然对于鸭绿水以南的高句丽本部情况不是太了解,可是对于这辽东之地,还是比较熟悉的。”

杨广一下子来了兴趣:“哦,既然王爱卿有如此的情报,为何不早点献上呢?”

王世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陛下,那些来往于两国之间的商队,往往有许多是敌国的探子,所说的话也是真假难测,微臣需要许多时间去核实,也就是几个月前,陛下决定征伐高句丽后,微臣才派了几支商队,深入高句丽,以做人参买卖的借口打探了一番辽东各城的虚实,并与那些高句丽商队所说的情况作了对比,微臣也是刚刚得到这些情报,正想在今天面圣的时候,把这些情况向陛下作汇报呢。”

杨广点了点头,说道:“那你说说看,辽东一带的高句丽有多少军队,现在他们的战备情况如何?朕也派人去高句丽打探过,可是无一例外地被捕杀了,王爱卿,你又是有什么方式能打听到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