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9(2/3)
说到这里,乙支文德一指对岸的隋军大营,笑道:“渊将军,你说如果杨广真是个合格的统帅的话,他会这样排开百万大军,想要一举灭我高句丽吗?只要稍微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兵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兵会带来巨大的消耗,并无作用,正常情况下,在辽东陆军出动二三十万,水军出动个十万,就足够夺取我辽东之地了,派出百万大军,只会把隋朝自己拖穷了,拖垮了!”
渊太祚的神色稍缓,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几天据我观察,隋军各军的营寨防守严密,士气高昂,但却一直不渡河,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一开始我以为是在等后面的援军,以及攻城器械的到达,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他们似乎是在等杨广本人的到达!”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不错,渊将军又猜对了,现在这几十万隋军,就是在这里空等着杨广到达,这辽河一战,不是为了军事目的打的,而是这些将军们在自己皇帝面前表现,作秀而已,渊将军,这正好就是我们的机会啊!”
渊太祚的心中一动,连忙问道:“这又是什么意思,乙支将军,你有什么好的情报,快快告诉我。”
乙支文德笑道:“渊将军,你可知道这隋朝有一个世袭的武将集团,多是以以前北周时期在关中陇右的那些六镇起义的将士的后代为主,这些人从五胡乱华时期开始,就世代为将,隋朝人把他们称为关陇军功贵族?”
渊太祚点了点头:“这些事情,我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些关陇贵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西魏八柱国开始,到北周,再到隋朝,都是这个国家武将的基础,其实和我们高句丽的世袭褥萨,太大兄,大兄这些官职,是一样的。你的意思是,这些武将也有矛盾,有争功的可能?”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据我在隋朝的情报,以及我本人对隋朝的观察,这个新皇帝杨广,并不喜欢这些武将,他本人更喜欢那些吟诗作赋的文人,所以一登基,就迁都洛阳,目的就是想离这些关陇的武将世家们越远越好。”
渊太祚哈哈一笑:“乙支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这些关陇将领们好不容易有一次表现,或者说立功的机会,上次在吐谷浑的时候,对方实力太弱,杨广自己没看到什么战斗,可这次不一样,他们可以在隋朝皇帝的眼皮底下表现出自己的勇敢和强悍,对不对?”
。。。。。。。。。。。。。。。。。。。。。。。。。。。。。。。。。。
感谢书友跃马出征,,也想写,心漂浮,涂成伟,唐门少,有钱人的爹爹等书友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八十六章渊太祚的盘算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如果这次对我国的侵略,真的如杨广妄想的那样获得了全胜,那么这可能会是几十年内隋朝的最后一战了,这些关陇将领们更是深信不疑,所以他们为了获得各军主将的位置,私下里进行了无数的运作,公关,这才从几百个军功世家里脱颖而出,成为一军主将,既然捞到了兵权,那肯定要好好表现才是。”
乙支文德看着对面隋营里,一面写着“麦”字的大旗下,正在怀抱着令旗,大声指挥着数千名步卒列阵训练的隋将,说道:“这个人叫麦铁杖,乃是隋朝的岭南人,他并不是出身关陇的将领,可是杨广为了平衡关陇各将的势力,最后选择了他作为先锋,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营寨是扎在辽水西边离我军最近的地方。”
渊太祚冷笑道:“我已经和这个姓麦的对峙了有一个月了,此人确实勇猛过人,还曾经亲自脱去甲胄,赤膊骑马,沿着河岸奔驰,耀武扬威,试图引诱我军出击。若不是我的严令,各营不许过河突击,只怕我那两个性子急躁的儿子,当时已经冲出去和此人单挑了!”
乙支文德看着岗楼下,密密麻麻的高句丽步骑阵前,一名全身亮银白甲,骑着白马,手持长矛,背着一把大得吓人的超级大弓的少年将军,笑道:“渊将军,大公子的勇名,冠绝高句丽,就连公认的我们高句丽第一勇士,大王的弟弟。开城候高建。也赞不绝口。说比自己当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渊太祚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之色,摆了摆手:“哈哈,盖苏文这小子,空有一身蛮力,不过匹夫之勇罢了,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回带他出来见见世面,也好教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今后他作为我们渊家的嫡长子,可是要继承我们渊家和整个东部褥萨的。可不能由着他的性子胡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