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2(1/2)

,本官现在要任命蒲山郡公李密,为征讨军的中兵参军,计划军事,这点大家没有意见吧。”

众人刚才都见识了李密的才能,纷纷点头同意。杨玄感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唐主薄,麻烦你和元县尉一起,在城内宣布来护儿谋反之事,然后让全城男丁都应征从军,还有,今天经过黎阳的船夫与民夫,也以每人一千钱的重金征集入伍,钱财可以现发。”

唐祎的脸上肥肉跳了跳:“这,这每人一千钱,若是招个几千上万人,不得几千万钱啊,只怕,只怕库房中没这么多吧。”

杨玄感哈哈一笑:“虽然粮草军械不经过黎阳,但前方大军的军饷,可是按月在这里储存的,眼现不要说几千万钱,就是几十万万钱都有啊,这点没有关系,若是招不来人,还可以再加一倍,二千钱一个人,我想重赏之下,又是为国赴难,大家一定会争相投靠的。”

唐祎面露喜色:“好的,我这就去。”李密向着元务本使了个眼色,他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跟着唐祎,带了五十名军士,匆匆出门而去。

杨玄感继续对着王仲伯说道:“王将军,还请你带着你所部的将士,去城西李参军所说的那片柳林之中,砍下藤条,再砍伐一千株大柳树,回到城中,那些船夫民工中有不少工匠,我们要赶制五千面柳盾和八千枝长矛。”

王仲伯沉声喝道:“得令!”他潇洒地一转身,全身的甲片叶子撞得直响,很快就连同脚步声,一起消失不见。

杨玄感转向了赵怀义和其他的官员,说道:“赵郡治,接下来请你和各位同僚,在这里清点库仓,整理军械粮草,还有,马上写出文书,以我礼部尚书,黎阳留守杨玄感的名义,移文四邻的郡县,要求各郡的长官必须在一天内带郡兵来黎阳城集结,违者则视为与来护儿同谋的叛逆,我将先发兵击之!”

赵怀义正色道:“谨遵杨尚书钧命。”带着那几十名官员匆匆而出。

杨玄感最后看向了全副武装的杨玄纵,微微一笑:“玄纵,你带着我杨家的家丁部曲,四处巡城,今天除了王仲伯一人出城,晚上带他的部下伐了木后进城外,再不许任何一个人离开黎阳,违者,斩!”

杨玄纵高声喝道:“得令!”他麻利地一转身,数百名虎狼般的杨家家丁部曲,都跟在他后面,在门口那里又分为四队,分别由杨积善,杨玄桨,王伯当,柴孝和等几个杨李二家的子侄与家将带领着,向着四门而去。偌大的庭院里,很快就变得空空荡荡了起来。

杨玄感长舒了一口气,看着李密,笑道:“密弟,想不到作为主帅,这样发号施令,居然是如此过瘾的事情。”

李密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大哥最好早点习惯这种感觉,以后我们起兵复仇成功,你作为九五之尊,号令天下的日子,还会很长呢。”

第一千三百章李密的担心

杨玄感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兄弟,先别说这个,不管怎么说,游元总算被我们拿下了,我原来一直担心这家伙会惹出什么乱子。不过那个唐祎倒是精明得紧啊,都不用我们逼他,就直接吓得主动投靠了。这倒是省了很多事。”

李密的嘴角勾了勾:“他的这个表现,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原以为这死胖子贪生怕死,这种时候不敢冲在前面,可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拿下了游元,看来此人很会判断局势,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聪明,所以我才一直让元务本跟着他,就是怕他趁机跑了。”

杨玄感微微一愣:“为什么要怕他跑了?他有什么跑的理由吗?”

李密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大哥啊,咱们不管找了什么理由,什么借口,都是矫诏征兵,这种事情,形同谋反,不要说来护儿没有起兵,就算他真起兵了,我们这样没有奉诏就主动征兵平叛,都有可能会给追究责任,以杨广这种猜忌多疑的个性,更是全族有祸,所以一个正常的人,在这时候,就算被形势所逼,也不会主动站出来捉拿对此质疑的游元的。因为游元说的,才是正道,才是实话,才是一个真正忠义的官员应该做的事情。”

杨玄感点了点头:“如果我们不是起兵反隋,而真的是平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李密正色道:“就算是来护儿谋反,我们没有接到杨广的诏书,也是不能征集私兵去讨伐的。最多关闭城门。征城中的男丁上城防守。如此,才可保无事,但要象我们这样主动征兵出击,那就有谋逆之嫌了,因为我们可以去打来护儿,也可以去打东都,上了这条贼船,就没办法回头。这叫挟众谋反。”

杨玄感笑道:“这点还是兄弟你懂的多,这么说来,如果来护儿也知道我们起兵,他没有杨广的授权,即使明知我们是造反,也不能回军平叛了?”

李密微微一笑:“正是,非但如此,因为他被我们咬了一口,说他起兵谋反,已经有了一个污名。所以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暂留原地。按兵不动,以自证清白才是。至于河北的涿郡大将李景,一方面兵力分散在四处州郡讨伐盗贼,另一方面他也不敢随便出击,所以三个月内,我们是不用担心河北和山东的兵马来援救东都,或者关中的。”

杨玄感点了点头:“原来贤弟还有这么一层考虑,我们有百日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可以拿下东都啦。对了,按你这么说,东都的兵马也不可以随便轻动吧。”

李密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摇了摇头:“不,东都和大兴这两处的情况不一样,杨广在征辽之前,在东都留下了元德太子,也就是我们那个短命的胖子兄弟的儿子,越王杨侗作为东都留守,真正管事的乃是民部尚书樊子盖。而镇守西都大兴的,是代王杨侑,辅佐他的则是右候卫大将军卫玄,他们两个亲王,是有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的,不说调集其他各郡的兵马,起码调集两京附近的大军,是不成问题的。”

杨玄感冷笑道:“两个小娃娃,毛都没长全,也能挡我?”

李密笑道:“大哥,不可轻敌,杨侗和杨侑固然是两个娃娃,但留下的守将可不弱啊,大兴那里的卫玄卫文升,乃是关陇宿将,上次征辽之战中,渡过萨水的各路军马都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他的一军断后,得以保全,甚至还保护了宇文述,于仲文等人撤回了辽东,也因此功,得到了西京留守的要职。”

杨玄感点了点头:“卫玄确实是老将了,老成持重,这么说来,密弟上次说的那个偷袭潼关,利用天险尽杀西京部队的战法,很难奏效了,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