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6(3/4)

王世充恭敬地一揖及腰,起身之后,负手于背后,气定神闲,一边踱着步,一边说道:“杨玄感确实是为了这次的谋反,早有准备,他并不是大家认为的一介武夫,而是有极深的城府,而且他身边的兄弟李密,更是绝代的谋士,这次他们的起兵,利用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对于陛下千秋伟业的不解,煽动这些民众的仇恨,更是拉拢了一批世家子弟,这才会有现在的声势。”

樊子盖的眉头皱了皱:“王尚书,你说得再清楚一些,既然皇后娘娘赦你无罪了,有事但可直言。”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自登基以来,统御万方,功盖当世,想要威服四夷,成就千秋霸业,现在四方安定,众夷臣服,唯有东北高句丽一角,长期不奉王命,更是在辽河之上修筑长城,整顿军力,企图对我大隋不利,一旦天下有变,他们就会象几百年来一直做的那样,渡过辽河,蚕食我辽西的营州之地,此狼子野心,至尊英明睿智,又岂会不知?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为子孙万世开太平,陛下才会毅然决然地亲征挂帅,出征辽东!”

说到这里,王世充的言辞激烈,神色慷慨激昂,举手投足之间,挥斥方遒,大有指点江山的架势,看得在场众人都热血沸腾,一个个眼中精光闪闪。

王世充心中冷笑,这一套演讲的架势,他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了很多遍了,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的手猛地往下一挥,厉声道:“可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陛下是带百万健儿远征异域,路途有万里之遥,这么大的部队,这么多的补给,如何能做到?所以以先皇之英明神武,也不敢这样轻启战端,调动这样规模的大军。但是,陛下做到了,靠的就是挖运河!”

ps:感谢书友rabit2011,绝色风华的打赏鼓励与月票支持。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世家子的反击

樊子盖的脸色微微一变,正待开口,一边的一个年约四旬,白面微须的官员,冷冷地开口道:“王尚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想说是陛下开挖大运河,结怨了这些百姓,让他们成为附逆的反贼吗?”

王世充一眼看去,微微一笑,此人乃是跟自己当年同在兵部为官的元文都,也是关陇世家子弟,一向看自己不顺眼,自己在去高句丽前,路过历城时,更是和张须陀交好,得罪了此人,后来杨广将之调离历城,现任御史大夫,留守东都,这回总算给他逮到机会来反击自己,秀一下高门世家子的优越感了。

王世充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道:“元侍郎,你不用拿这话来堵我,今天本官这样开口,自是直言。不错,就是这样,不少百姓,不理解陛下的宏图远略,他们只会以为徭役苦,挖河累,日子过得没有以前好,所以才会心存怨言。而山东,河北的盗贼蜂起,也正是有些别有用心的歹人,煽动蛊惑这些无知民众,这才造成屡剿屡叛,狼烟四起的景象!”

元文都身边的一人,正是他最铁杆的好友,当年曾经在涿郡与王世充有一面之缘的范阳卢氏子弟,现任尚书右司郎的卢楚,这人也是一个四十多岁,个子矮小,甚至长相有些其貌不扬的家伙,实在是有些对不起范阳卢氏的盛名。

而这卢楚一开口,更是让王世充心里笑开了花:“好,好。好。好你。你个,王,王世,世充,你,你,你竟然,竟然敢说。说,狼,狼,狼烟,烟,四起,我,我,我大隋,太。太平盛世,四。四海,四海安,安定,哪,哪有,哪有什么,什么,狼烟。皇,皇后,娘,娘娘,此,此人分,分明,妖,妖言,妖言惑,惑众,请,请治,治其,其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