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2(2/2)

李靖冷笑道:“二公子只怕还是不太清楚我们马邑郡的情况吧,这里现在因为史蜀胡悉的事情,与突厥的关系极为紧张,摩擦不断,甚至可以说,战事一触即发,所以马邑的两万精兵,以守土保境为第一要务,根本不可能分出八千兵马给你们。”

李世民轻轻地“哦”了一声,转过来对着李靖行了个礼:“久闻李药师的兵法战策天下罕见,今天有幸一见,世民心满意足。”

李靖还了个礼,仍然冷若冰霜地回道:“二公子,并非我们不想出兵相助,实在是这里局势紧张,分不出人马啊。”

王仁恭沉吟了一下,说道:“李郡丞,我看现在情况虽然紧张,但不至于几千人马也不能分出去吧,再说飞狐陉离这里不过百里,一去一回不过三两天的时间,应该不至于误事。唐国公行事老成持重,他来求救,那必是事态紧急。这样吧,你率精兵三千,这就和二公子出发,去迎战历山飞,打完之后,速速回城。”

李靖的眉头皱了皱:“可是这是私自调动兵马啊,王太守,若是圣上知道了此事,恐怕?”

王仁恭摆了摆手:“唐国公是并州河东抚慰大使,有便宜行事之权,并州境内的各路州郡兵马,也可受其节制,现在他出具了正式公文,派二公子来求救,我王仁恭于情于理,都不能拒绝,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一力承担,绝不会连累各位,但请放心!”

李靖本来不想发这救兵,如果李渊父子因为兵少而战事不利,那轻则免官,重则战死,正好为王世充去了一块心病,但王仁恭既然说了这话,他也只能拱手道:“好的,那下官这就选兵出发。”

李世民突然说道:“且慢,卑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王太守能允许。”

王仁恭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说道:“你说吧。能办得到的话,我尽量满足你。”

李世民回头一指站在最末位,持槊而立,凛然如同天神一般的尉迟恭,说道:“不知这位壮士,姓甚名谁,如何称呼?”

王仁恭先是一愣,转而哈哈一笑:“此人名叫尉迟恭,本地人士,打铁出身,还是大将杨义臣的族人呢,现在我们马邑这里担任旅帅,因为前一阵击杀史蜀胡悉时,尉迟恭立了功,所以得以列于班末,怎么,李二公子和尉迟旅帅认识吗?”

尉迟恭摇了摇头:“俺可没见过这位公子。”

李世民微微一笑:“尉迟旅帅英雄不凡,希望这回我带去援救的三千人马里,尉迟旅帅能随之同行。”

刘武周冷冷地说道:“李二公子,这尉迟旅帅还有军务在身,要巡防北边突厥一带的草原,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这里也离不开他,你还是另选他人吧。”

李世民笑道:“怎么,这尉迟旅帅是刘校尉的部下吗?”

刘武周点了点头,冷冷地回道:“不错,尉迟旅帅是我得力的手下,王太守,你也知道北方的草原危险,突厥的哨骑和探子来往其间,非尉迟旅帅和寻相寻旅帅不能控制。”

王仁恭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既然李二公子开了口,本官也不好直接拂了他的面子,但刘校尉说的也是实情,现在是非常时期,边关压力重大,也不可轻易地少了尉迟旅帅。李贤侄,这件事上,我觉得还是尊重尉迟旅帅的意见,看他是想留在这里呢,还是想跟你走,你看如何?”u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军神的师弟

尉迟恭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想要开口,却听到刘武周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尉迟恭连忙闭上了嘴,在这马邑境内,刘武周这几年靠了王世充背后的扶持,加上他家原来就是马邑一霸,在边塞内外都很吃得开。

所以离开了杨义臣庇护的尉迟恭,现在只能唯刘武周马首是瞻,从他的内心深处,是很有一种离开马邑,建功立业的冲动的,但是眼前的这个小子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嘴上的毛都没长全,他真的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荣华富贵吗?尉迟恭的心里又不免迟疑起来,伸出去一半的脚,一下子又缩了回来。

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这些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刘武周是尉迟恭现实的依靠,但是呆在马邑,日复一日地守着边关,想要建功立业,沙场得爵,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而且象尉迟恭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不可能一直居于刘武周之下,在这边关当个小军官,任人摆布,现在自己所需要的,只是给尉迟恭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他能下定决心跟自己走这一遭!

于是李世民哈哈一笑:“尉迟旅帅,看你仪表堂堂,虎背熊腰,是难得的壮士,在下很奇怪,象你这样的英雄好汉,为什么没有远征高句丽,建功立业呢?”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尉迟恭的痛处,他长叹了一声:“俺去年也去过了辽东,本想靠一身的本事斩将夺旗,搏取功名的,谁曾想,唉,大军就这么说撤便撤,俺没砍几个高句丽人,就被迫要回来啦,最后连半点军功都没捞到。”

刘武周的眼中冷芒一闪:“尉迟,你就知足吧,兵凶战危,大军如山崩一样地溃退,我们能捡条命回来就已经是万幸了,想想那么多在辽东战死的兄弟,我们还不够幸运吗?”

尉迟恭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李世民却笑道:“尉迟旅帅,怪不得你这样的身手,还没有建功立业,实在是可惜了,不过现在机会又来了,历山飞的十几万贼寇,已经过了太行山,到飞狐陉口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大隋的军规法律,是按斩首和俘虏来算军功的,可不管是高句丽人,突厥人还是普通的反贼。你说,是砍高句丽人容易呢,还是打那些变民反贼容易?”

尉迟恭的心中一动,他在军中,自然知道这样的规定,连忙问道:“这,这当然是平叛容易,只是这军功,能落到我这样的小小旅帅身上吗?”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也许在一些偏将的心里,是会把这功劳分给自己的部曲,但是我早就听说王仁恭王大帅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微功必录,我家父帅对此也是赞不绝口,这回我来之前,我家父帅特意要我告诉马邑郡的将士们一声,这回你们助父帅平叛,是首功之臣,所有的功劳,都优先记录给马邑的援军,而战后的赏赐,也是优先分给马邑的将士。”

尉迟恭哈哈一笑:“早就听说唐国公出手大方,深得军心,这回真的是。。。。”他正要继续说,却对上了刘武周那冷冷的眼神,背上一凉,马上又收住了嘴。

李世民看了一眼刘武周,微微一笑:“刘校尉,你刚才说的话很有道理,现在马邑确实是非常之时,但是历山飞的十几万贼寇,也是马邑的巨大威胁。”

“而且这历山飞历来和突厥人有勾结,若是他率军攻马邑之后,切断马邑与雁门,与原原的联系,突厥人再趁机出兵,那马邑可就真的危险了。反之,若是我们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历山飞,那对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