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11(2/3)
杨玄感沉声道:“他可以长途奔袭,李世民也可以,如果李世民这会儿已经在柏壁扎营,那一定会攻击尉迟敬德和寻相的。如果断了宋金刚的粮草,宋金刚的兵力优势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要么退回晋北,要么只能强攻李世民的大营了。”
来整不信地摇了摇头:“如果李世民真的有这样的判断,为何会坐视李孝基兵败呢?那可是一个郡王啊,独孤怀恩也是李渊的女婿,唐俭和于筠都是太原起兵时的从龙之臣,位置不低啊。”
王世充冷笑道:“李世民这小子,年纪不大,但是深得用兵奥义,狠稳老辣,没有他不可以舍弃的东西,上次浅水原之战,他把五千亲兵置于缺水的绝地之上,吸引敌军的攻击,这已经说明了问题,李孝基不过是一个郡王,就算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那里,他也绝不会意气用事,跑去救援的。”
“尉迟恭和寻相几百里奔袭,又是一场恶战击败了李孝基所部,虽然得胜,但是已经疲劳,而且大胜之后,运粮回来的路上,最是容易出事,这时候李世民如果派精骑在半路截杀,那当可获全胜。夏县有二十万石军粮,尉迟恭他们是奔着这个去的,如果这些粮草给烧了,那宋金刚马上就会面临极大的粮食危机。”
沈光长叹一声:“李世民就不会想着把这些粮草运回去吗?他应该也很缺粮。”
王世充摇了摇头:“如果他运粮回去,那几百里路上一定会给宋金刚再次派兵抄截,李世民的兵力不占优势,之所以坚守不战,就是因为野战没有胜算,所以他宁可烧掉粮草。唐朝虽然丢掉了几个中心城市,但是在民间,乡村,镇堡这些地方,仍然是有不少心向唐朝的地方势力存在,有了他们,就会给李世民的柏壁军营提供粮草,所以这样耗下去,最先挺不住的,一定是宋金刚。”
费青奴哈哈一笑:“大帅分析得实在是好啊。只是突厥人不是有牛羊吗,如果他们供应刘武周的话,刘武周当不至于无粮吧。”
王世充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李唐的许多使者现在还在突厥,而且李渊和始毕可汗没有撕破脸,始毕可汗让阿史那思摩教训一下李渊,让他知道突厥的厉害是可以的,但要是帮刘武周灭了李唐,是绝对做不到。”
“这个时候,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骑兵应该已经撤回了,带着从太原抢到的战利品,回到了草原,接下来,就是刘武周和李世民之间的搏杀了,我倒是很有兴趣看看这两个兵法大师的对决。”
第二千三百九十九章扎营柏壁
龙门渡口,柏壁,唐军大营。
三十多里的连营,处处高沟深垒,披甲战马在营外一队队地来回奔驰着,箭楼之上遍布弓箭手,几乎每两座箭楼之间,都安置着一部中型投石车,后面站满了操作力士,旌旗四处飘扬着,远远看过去,至少是十万人的规模,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现,箭楼之上许多都是披着盔甲的草人,木人,而很多投石车也只不过是有个形状,不少营寨里空空荡荡,只有旗帜,不见人,只有在大营之后,那混着大量冰块,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才是浩浩荡荡。
中军帅营之中,李世民将袍大铠,坐于帅案之后,在他的下,一众剽悍的将校们分左右而立,新近从王世充处投奔过来的秦琼,程知节(大概是再也不想反叛了,把咬金这个名字改成了知节,以明心志),牛进达,罗士信等人,站在一起,跟站在对面的柴绍,段志玄,刘弘基,李道玄,殷开山,史大奈等关中悍将,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着,眼中的冷芒和杀气,隐隐而现。
而除了这十余位悍将之外,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这三大谋士,也都是一身皮甲,坐在帐中几部文案之后,这一次,是李世民主动请战,李渊也是咬牙把包括长安宫城防守部队在内的五万余军全部交给了李世民,可谓倾关中之兵的决战,其重要性无需多说,一旦失败,非但整个并州不保,连关中都很难有兵力再作防守了。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最后落到了房玄龄的身上,沉声道:“房参军,你再说一遍,我军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房玄龄站起身,向着众将们行了个礼,正色道:“我军五万二千四百三十二人,已经全部过了河,渡河过程中,有三十七名战士不慎落河而亡,另外损失了两百四十一匹马,多是驮马,但是,对于我军整个大军在两天之内过了黄河,在此扎营的奇迹相比,这点损失微乎其微。再过五天,黄河上的冰层会全部解冻,我军和对岸的联系,只能靠渡船来实现了,以现在龙门渡口的运力,一天最多只能运两千步兵,或者是七百石的军粮。”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就是说,我们五万大军的兵粮,除了现在的一个月存粮外,是无法从关中得到补给了?”
房玄龄点了点头:“正是,关中那里指望不上,龙门渡口之外,几百里均无大量的渡口,除非架起浮桥,只是以现在的军情,我们是抽不出人手做这事的。而且,龙门这里的水流湍急,河中心又不象蒲州那里有个沙洲可以依托,很难架设,大帅,我军必须要做好战的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