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1(3/3)

此言一出,帐内一片哗然,质疑之声,怒骂之声不绝于耳,李世民面不改色,摆了摆手,制止了众将的喧嚣,平静地说道:“李大使,请问夏王为什么要我们现在罢兵回关中呢?我们唐国和华强国的战争,与他又有什么关系?”

李大师微微一笑,说道:“夏王说了,隋皇失道,天下群雄并起,戮力同心,推翻了暴隋,大唐,大夏,华强三国,君主都是昔日的隋朝臣民,苦于暴政才奋起一搏,建立了自己的基业,现在天下战乱终于渐渐地平息下来,饱受战火荼毒的生民也总算可以喘口气,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休养生息,不再攻伐,让这个乱世得以结束。华强国自从王世充代隋自立以来,并无凌虐生民之举,也没有主动出兵攻打大唐,大唐这样无缘无故地出兵攻打,有失仁义。”

“而且天下战端再开,生民必将再次涂炭,中原的百姓饱受兵灾不说,大唐的关中子民也会因为战事的沉重负担而受到伤害,所以,我家夏王提议,两家罢兵修好,各还旧界,就算是给夏王一个面子。”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那请问如果夏王这么热爱和平的话,为什么又要集结大军,准备攻打北方的罗艺呢?你们自己都做不到止戈为武,又怎么让别人来做这种事情呢?”

李大师的脸微微一红,说道:“那不一样,罗艺几次三番地挑衅和骚扰我国边境,杀我边民,掠我财产,以前又有新仇旧恨,不得不报。这点是我们两国议和之时就明说了的,罗艺,并不在讲和的条件之内。”

李世民的眼中冷芒一闪:“就是说,你们夏国可以打罗艺,打我们大唐的属臣,燕王罗艺,我们大唐却不可以打王世充?是这个意思吗?”

李大师大概也觉得这事理亏,勾了勾嘴角,说道:“夏王的意思是,洛阳城高池深,守备严密,唐军或可在野战中取得胜利,但要是强攻东都,只怕是难以攻克,到时候战事持久,兵连祸结,两国的百姓,都要受水深火热之苦,不如就此罢兵,如果大唐这回进攻所占的州郡,我家主公也愿作调停,让那王世充割出一部分给大唐,以作退兵的谢礼,秦王殿下以为,这样如何呢?”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夏王可真是厉害,还能为王世充这个自立为帝的家伙作主,替他割让州郡啊。只是这回我已经打下来的这些州郡,为什么要还给王世充呢?如果换了是你李大使在我这个位置上,你会答应这样的要求吗?”

李大师的舌头就象打了个结,嗫嚅着说不出话,李世民的眼中冷芒一闪,站起了身,说道:“李大使,这个要求,我不同意,不过,你这回来得挺巧,明天我就会全面攻打洛阳城,这次,我会让你亲眼看看,所谓城高池深,守卫森严的洛阳城,在我大唐的精兵强将面前,是如何不堪一击的!”

第二千五百九十八章城头论兵

李大师的舌头就象打了个结,嗫嚅着说不出话,李世民的眼中冷芒一闪,站起了身,说道:“李大使,这个要求,我不同意,不过,你这回来得挺巧,明天我就会全面攻打洛阳城,这次,我会让你亲眼看看,所谓城高池深,守卫森严的洛阳城,在我大唐的精兵强将面前,是如何不堪一击的!”

入夜,三更,洛阳城头。

远处的唐军大营,一片安静,往日的喧嚣和热闹,还有灯火通明几乎已经消失不见,整个大营,安安静静,几处不算明亮的火烛之下,隐约可见一队队的军士正在巡视于各营之间。

王世充一身皮甲,小兵的装束,倚在城头,喃喃地说道:“看来,明天就是李世民攻城的时候了。这回的守城战,会决定天下的大势,我们所有的计划,后招,都得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就是守住洛阳城。不然要是李世民打了进来,一切都完蛋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了在一边沉默不语的魏征,说道:“玄成,你同意我的这句话吗?”

魏征叹了口气:“我还是以为,李世民应该是从北门主攻的,这些天我一直在观察,也派了细作侦察,并没有发现敌军在南城那里有大规模的攻城器械,倒是北氓山那里,一直是动作不断,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料运入山中,应该是打造攻城器械所用。主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主力放回到北城呢?”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北城这里,有来整把守,即使是李世民用主力进攻,也绝不会一下子就丢失,实在不行,我还让仁则在宫城之中留了预备队,可以随时相救。只有南城,南城,南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