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3(2/3)
总这样不清不白的被关在牢狱中,学生以为再来一次这样的事情,学生性命难保。”
包拯似笑非笑的看着铁心源道:“你觉得本官怎样处置你才算是稳妥?”
铁心源笑道:“府尊何不效法周文王对武吉画地为牢旧事?
铁心源谁不是古代的仁人君子,却也是心高气傲之辈,断然做不出什么潜逃之事。
如果府尊允许铁心源离开,铁心源自然会全力弄明白到底是谁在陷害我。
说实话,此时的铁心源愤怒的快要炸开了,不找到凶手决不罢休!“
包拯点头道:“你两次可以潜逃,却都乖乖归案,这时候再说画地为牢旧事确实很有说服力。
老夫问你,你将如何追查如你所说的那些陷害你的人?”
铁心源沉思了一下道:“伤痕,尸体上的伤痕,五刀之下,刀刀见内腑,这应该不是一般的shā • rén手段。
学生不信没有蛛丝马迹可循。”
包拯摇头道:“这件事老夫已经做过了,访遍东京城积年的老仵作,毫无消息。”
铁心源笑道:“没有消息就是消息。”
包拯皱眉道:“此话怎讲?”
铁心源努力的把脑袋抬高道:“没有消息就说明这几十年里,没人用这种手段shā • rén,那么,就这一条,已经可以排除掉很多人了。
只要在外来人中找,应该会有收获。”
一个官员不屑的道:“东京城原住民不过十一万户,来东京城谋生者倒有三十万,你如何寻找?”
PS:第二章,我继续,补昨日的。
第二十七章网开一面的包拯
第二十七章网开一面的包拯
铁心源并不理会那个官员,却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极为恼怒。
包拯蹲了下来,亲手解开铁心源身上的绳子道:“你想去查契丹人吗?”
铁心源抖抖酥麻的手脚没好气的道:“我就知道你们其实是有方向的,只是不愿意去查而已。
既然你们不愿意查,把我这个无辜者关在这里做什么?”
包拯站起身背着手笑道:“大宋和契丹之间根本就没有小事。
自澶渊之盟缔结以来,两国至今四十五年不闻金鼓声。
北疆无战事,我大宋才能全力经营西疆,与元昊恶战多年,收效甚微,多次丧师辱国暂且不提,如今,南疆有生战事。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保持北疆平定,就成了重中之重。
呵呵,如今有很多人,也就是你们这群太学生尘嚣之上说什么大宋四十年积累已经国富民强,当可一战。
你们中又有谁知道这四十五年以来我大宋到底遭受了多少次灾害?
旱灾,水灾,蝗灾,兵祸,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老夫这个开封府知府,在任四年,倒有三年奔波在外赈灾。
小子,早就听说你是太学中算学一道的佼佼者,你倒是给老夫算一笔账。
十五万灾民转化为厢军,朝廷需要支付多少钱粮?”
铁心源笑道:“灾民转化为厢军这是大宋祖制。
大宋就是依靠这一条,才能用极少的地方武装来维护住我们的统治,保证天下不会出现大规模,席卷性的bào • dòng。
这笔钱其实出的很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