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3(2/3)

“阿魏确实挺可惜的。”

“但阿魏真真实实地那样去做了,那个副院长的位子本来属于他的,他放弃了。让我捡到了个大便宜。没有那个副院长的经历,到魔都来,我哪里有机会升到院长呢。”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不全是他的功劳。”

“或许是吧。但没有阿魏那次的选择,就没有今天的我。可见,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啊!你说,阿魏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怎么会作出那样的选择?我又可惜他,可怜他,又恨铁不成钢。多优秀的一个人。现实版的‘伤仲永’啊!”

黄世仁有点收不住,继续说着:“听说他在xīn • jiāng一个穷地方找了小医院,只做了个普通人员。有人见到他娶了个胖胖的维吾尔族妇女,都有四五个孩子了,留着鼻涕在他后面跟着要糖吃。”“所以我想,选择大于努力,平台造就人生。聪明不聪明,优秀不优秀,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看未必,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眼光。阿魏缺少这样的眼光。”

眼光?贾雨纯不明白黄世仁提到的“眼光”。在他看来,一个人不断经历了众多时尚的变换与荣光,目睹了那么多周而复始的事物,遗忘了那么多的谆谆教诲,见证了那么多火光的闪烁与熄灭。在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时,甘愿抛弃所谓的事业和前途,这难道不需要“眼光”吗?

在无尽的生命之路上,永远朝着这个有意义的目标前行,永不后悔,那需要多好的“眼光”,多坚韧而执着的眼光。

黄世仁吸着一支长长的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雪茄烟,舒适地喷着烟圈,继续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太过虚伪了?其实,我没有。我在跟你掏心窝子。我并不否认正是阿魏的那个荒唐的决定,我才有了机会,是我占了便宜的。”

烟圈吐了一个又一个,连成了一个大圈。“但是,我还是要说明一下,阿魏是我们的同学。我觉得,他阿魏在糟蹋自己,对,就是‘糟蹋’。我觉得这个词太贴切了。如果这件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牵连的话,那么,我会为他的荒唐而可惜。这是在糟蹋自己的才华,在糟蹋父母对他的期望,甚至,糟蹋了国家的培养。”

贾雨纯想,什么叫“糟蹋”。他也不反对黄世仁的说法。因为他觉得,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黄世仁作为一个著名的医生,当着医院的院长,拿着高薪,娶一个美丽年轻的妻子,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成功?

贾雨纯并不想说什么,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跟一个颇有名气的院长争辩什么。于是,陈述一个事实:“前几年,我去xīn • jiāng也看到阿魏了,还在他家吃了抓饭和羊肉。”

“是嘛,传言是真的吗?”

“基本属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