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师生长谈(1/5)
书房很安静,只有茶在壶中煮的声音。一屋子飘着清淡而舒心的茶香。
欧阳向前没想到自己下乡务农这件事,连自己这位如父亲一般的高中班主老师都惊动了。
而且看样子,有得一聊了。
看着眼前这位尊敬的高中老师,欧阳向前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脱口道:“老师,学生想回老家去做点事情,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一番考虑了的。”
欧阳向前理了理思绪,接着道:“学生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那地方很穷。学生原本喜欢的是文学和历史,并不想学教育学和经济学。我家三兄弟,开始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为了让我能够安心地读高中考大学,老二主动放弃了读高中,他只比我低一个年级,初中毕业后辍学跑车赚钱,供我和三弟读书。有一次,由于日夜不休息地跑车,疲劳驾驶,结果出了车祸。当时,我的母亲也在车上售票。不幸中的万幸是,母亲和弟弟生命并没有什么大碍,在医院躺了一两个月。但当时死了一个乘客,他们家属还来我家闹,最后安葬费加上医药费,赔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因此一下子就坠入谷底了,后来,我本科修的法学,硕士修的是经济学,博士修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为何我学了这个专业,临到一定阶段又换专业学另外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让贫困的家乡富起来,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能够让乡里的小孩有所育,想读书的有所教,病了的有所医,老人老了有所养。”
“你家里的情况,我大概知道一些。但也没有了解这么多。向前啊,你不容易啊。我们做人就是要不忘本。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而来,要到哪里去。不管今后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自己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老师,学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一切出自本心。致良知而已。”
“看来你小子喝了洋墨水,还不忘国学,难得啊。连阳明先生的‘心学’都用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