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悬崖上开条路(2/3)

江星村属于溆化县水磨口乡,位于溆江边上。不知道哪位祖先,可能也很有浪漫气质,把这个村的名字叫成了“江星村”。顾名思义,可能还有对后人的鼓励,鼓励他们要把这个村建设成为溆江边上的一颗明亮的星。所以寄予厚望,才有此名。具体原因无法考证。

江星村以欧阳复姓的村民为多,分布在村里的每个地方。有一个奇怪的是,这里还有姓欧的、姓阳的单姓,这两个姓氏在这个村也算比较多的。住在北坡的,背向太阳那面的,姓欧,比如,顺毛的大名就叫欧顺毛;住在南坡的,面向太阳的那面以及山顶上的,姓阳;住在山脚下的,大多数是姓欧阳的。欧阳向前他们的族谱上说,不管是欧阳也好,欧姓也罢,阳姓也是,他们五百年前都是一家。大家都属于同一姓,都是一个祖宗,同衍一脉,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在江星村也是供奉着同一个祠堂。所以,一直以来,他们这三姓之间是不准通婚的,一直到80年代初,才被允许除直系三代以内的,可以通婚。

族谱上说的好像是真的,倒不像是传说。因为他们三姓的祠堂里供奉着三姓宗族历代贤哲贞烈的牌位,阳骛、阳尼从孙、欧道江、欧安、欧阳旬、欧阳修等人物赫然在列。

当然,江星村里还有姓朱的,姓赵的,姓李的,姓向的,姓王的,也都沾亲带故的。

祖先选址,尽管是为了逃避战乱,还是讲究阴阳之说和风水堪舆那一套的。整个村庄北高南低,四周都有群山拱卫,独留一个狭长的口子伸向远方,形成峡谷盆地,盆地间有溪流于山岚之间潺潺而出,由北向南穿过村子,汇入溆江,溪两边都是良田,民居枕山面水,这条溪当地人称之为“虎溪”。很久以前,这里有没有老虎出没,也无法考究。

远远看去,江星村地形如一艘出行的船,似乎随时都在待发远航。但有人说,像一只靴子,靴尖朝外,靴根朝里,寓意走向四方,背靠故土。

江星村有四道悬崖,其中两道悬崖靠着溆江边上,一道上面有着神奇而神秘的悬棺,另外一道悬崖上面,是江星村除了走河道外,唯一出村的通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人居然从悬崖上开出来了一条路,或许就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欧阳向前对此深信不疑。

因此,江星村也被外界称为:悬崖深处的村庄。

在读小学的时候,欧阳向前就经常要走这条路,走上两三里才能到学校。每当经过悬崖处,很多村民都会坐在那里歇息歇息,夏天可以纳纳凉,秋天可以看看大雾笼罩的江面,冬天和春天还是不要逗留。那地方风大,太冷了,谁愿意在那里吹风呢。

而就是这条悬崖上的路,是江星村唯一通向外面世界的陆路。欧阳向前回村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下,整条村路,不仅路况不好,而且都是土路,比较窄,只能过一辆车,悬崖处更是狭窄。上悬崖的路很陡,碰到下雪天或者下雨的时候,怕是车会打滑,上不去,也难下来,容易出交通事故。

“我回村的时候,看了你们修的这条土路。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在没有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修成了这条公路,乡亲们确实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特别是从悬崖上开一条公路出来,大家是创了奇迹的。在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机械,只是靠乡亲们手里的凿子、钻子,就开出了这么一条路来,不说是世界奇迹,也是够大家自豪一把的了,可以打一场牙祭庆祝一下啊,杀头牛,好好喝一场!”欧阳向前话还没说完,乡亲们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我们要致富,靠这条土路,肯定是不行的。刚才顺毛也提到了,人家曹家溪都修水泥路了,那我们也要修水泥路,这样才能跟上别人的步伐。要不然,就像刚才叔叔们、大哥们说的那样,咱们村已经落后了。但是修水泥路的钱从哪里来呢?我这里有一个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欧阳向前继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