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那个庵堂确实很灵(1/4)
江星村地处古黔中郡,位于西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附近,居住在这里的,要么就是少数民族,要么就是跟少数民族杂居的汉族。经过很多年后,因为民汉经常通婚,汉族中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中也有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姓子嗣的后代居住在这里,更是带有了很多当地原著民族的习俗。无论是房屋结构,还是生活习惯,都带有很多的民族特色。建国后,搞人口普查的时候,按照一些指标,都把他们划成了土家族。
他们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依山而建,都是吊脚楼。放眼望去,四周山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木质吊脚楼时,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感叹一下,鳞次栉比的房屋实在是太壮观了!座落在莽莽苍苍的山野间的这些吊脚楼,犹如一幅巨大的画,高低错落,次第升高,气势磅礴,很是有一番风味。
很多人只知道苗族有吊脚楼,殊不知土家族的祖先也不输半分,这江星村的吊脚楼藏在大山里,藏在悬崖深处,无人知晓。
欧阳向前的家在山脚下,就是一般的木质结构房屋,不属于吊脚楼类型。中间的屋子是主屋,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偏房,东头的偏房作为厨房,厨房的后面有一间屋子,用来看电视什么的,中间墙上挂了一台三十二寸的液晶屏幕的电视,那还是欧阳向前积攒的稿费买来孝敬父母的。最里面有一个小间,被欧阳向前的父亲捯饬了一下,用作了洗澡间。西头的偏房是猪圈和厕所,还堆放一些杂物,整个房屋被一个不到一人高的矮墙围成一个小院子。这样的房子,在江星村,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可能也是这五六年间,老二老三他们搞的建设。小的时候,欧阳向前家还住在半山腰上的吊脚楼。
山里的初夏还不是很热,微风一吹,凉凉的,到夜里的时候,睡觉还要盖被子。
这次是村民代表开会,作为代表,欧阳向前家就去了他一个。开完会回来,欧阳向前的母亲和父亲早在家里等着了。
回家推开门的那一瞬间,伴随着木质结构大门一声“嘎吱”声,欧阳向前会心里一阵暖意,那种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欧阳向前,这就是自己的家。不管走多远,父母都在这里等着自己回家。
欧阳向前知道,老二欧阳向阳在电话里曾经告诉过他:有的时候,母亲会在门槛上坐着,翘首以盼,看着村口路边是否有欧阳向前回来的身影。
“彬彬,回来了?怎么样,事情谈的怎么样?”一进门,母亲向田瑛叫着欧阳向前的“小名”,父亲欧阳爱党在一边抽着烟,竖起耳朵等着回答。
“还不错,乡亲们都很讲道理,肯听我的。愿意跟着我干!”欧阳向前简单地把会议商量的事情说了下。母亲向田瑛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