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从来未有的新戏(上)云县.卓珂月 ……(4/5)

“宗子,你现是满嘴都谈生产,谈农事,再和从前不一了。”卓珂月也笑了来,不无打趣地,“你这是‘买’化得厉害。”

“我还嫌你‘买’化速度不够哩!”张宗子便瞪大眼,有些着急地分辩了来,他虽然晒黑了,但睁着圆眼时还是有些天真子。“我们写新戏,总觉得味儿不对,唉!这戏框架立意若打不好,恐怕是不能让六姐满意,又要被沈家人给比下去了——若是他们后发先至,我们之江人面子往哪里搁呢?”

这是报社沈编辑一家亲眷,张宗子鸡笼岛接受了谢六姐‘写一些适合活死人新戏’这个任务之后,便写信把卓珂月找来了,但因为他之前一直鸡笼岛,不便构思,回到云县一看,沈编辑家人来了一大队,帮赚足了政审分不,他们竟也自发成立了一个戏曲社,正埋头写新戏呢!

虽然并非官方示意,步也比张宗子、卓珂月要晚,但胜人多,而且他们也有通天门路——又还有女娘写,这肯是投合六姐胃口,而且速度还快,张宗子上次去刺探沈编辑,沈编辑,大概已是快完稿了,正找戏班子。而这让张、卓组合进度上大为落后了,怎能让他们不着急呢?

吴江沈家、叶家,都是世代书香名门,戏曲上名声更盛,到写戏,张宗子和卓珂月名声上真不占什优势。卓珂月虽然也是仁和卓氏名门,但卓家他以前,也没有什有名戏曲大家。而沈编辑之父便是吴江戏曲宗主,论江湖地位岂是一般人能比?张宗子这里,只占了一个优势,那是他人身处周报‘体制’内,有采风使这个职务,素材来源是要比沈家更广泛,不过也因为素材太多,光是故事框架卡了一个多月,迟迟未能稿。

一开始,卓珂月想是写一个常见战『乱』重逢子,认为这买活军处是非常有市场,应当能受到百姓们欢迎,因为此地确饱战『乱』,却被张宗子否决:“这里上次遭兵灾都是二十年前了,买活军出兵静一向不大,而且也不掳掠百姓,哪来战『乱』?再,因战『乱』而分离,军队岂不是成了『奸』恶?有你这吗,受六姐吩咐写戏,把兵写成『奸』角?”

啊……卓珂月买活军这里毕竟时日尚短,很多事上思维方式还是转变不过来,闻言也是一阵尴尬,又矫枉过正,提出不如改编《我买活军做水兵》,张宗子也不同意:“这个对舞台要求高,六姐希望能找那种田间地头也能演,社戏那种,不需要太多行头,而且剧情要让村里人也感兴趣,村里人又没当过水兵。”

卓珂月倒觉得村人即便没当过兵,对水兵生活也一是好奇,不过对具限制,确让水兵戏受了影响,来框架这又废了,如此已浪费了好几个故事。现新故事只确了人物身份,要是个农『妇』出身女娘,又高又壮,到底是什职业,有什故事,都还没想好,更还有一点明显劣势,那便是卓珂月音律上虽有天分,但并不自信能和沈君庸这韵律大家比较。

“如今沈家戏曲社,南音素来是强项,北曲也有沈君庸这个兼两家之长大家,到时候新戏出来,即便我们立意更好,光听唱腔也是不如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