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供需矛盾(4/5)
至于现代医学中,常见的通过检查确诊,给予对症的化合物药片的疗法,只能说争取在有生之年实现,这是个血常规都验不了的年代,只能双管齐下,一步一步来,先满足就医的需求,再解决诊疗的有效化,医学理论的规范化。
“范佩瑶——就是千金堂的东家,都叫她范十三娘,已经在做这件事了。”马脸小吴伸头看了一眼,提供情报,“她这阵子在和我们的田师傅接触呢,要找个种田的能手,想要聘他去试种药材,还在云县那里到处转着找大片空缺的田地,不过这东西如今是难找的。各家的地种什么,要听衙门的话,她还得和衙门接洽,这阵子写了许多信,云县的衙门也被她烦得不轻。”
“哦?”谢双瑶有些吃惊,“十三娘,她是女的呀?”
“嗯,她今年刚十五岁。”
这下连一旁极力告诫自己不要多话的郑天龙都咋舌了,“不得了,不得了!千金堂的东家竟是个小女娘?!当真是后生可畏!”
“真是她一人操办下来的?”
“据情报所说,千金堂的确由她一人做主。”马脸小吴讲,“他们家原本也没有涉足药材,制药的老师傅还是找的本地人,由云县医院的一名医生把关。这生意的盘子的确是她一人码出来的。”
众人都不免啧啧称奇,陆大红笑着说,“别说十五岁,哪怕是现在,我估计也是做不起生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份嘛,不过我没想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居然是女娘——还以为发现这片蓝海的该是个老奸巨猾的奸商才对。”
谢双瑶的笑容里立刻就多了欣赏,众人看在眼里,都知道这个范十三娘,将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多得到一些机会——谢双瑶就是偏向于任用女娘,这一点和她的性别是分不开的,这让很多男吏目都感到憋屈,因为他们并没有‘妇人不能成大事’的偏见,即便是自己握有大权,也绝不可能兴起反心,但却还是因为自己的性别,比女吏目要少了一些机会,只因为他们去到敏朝也能gāo • guān厚禄,而女娘便没有这样的动机。
不过,由于谢双瑶明显对郑天龙之子大木另眼相看,而另一个男吏目是谢大哥,所以这几人中,倒没有谁因为谢双瑶的偏袒而不服。谢双瑶又问了几句千金堂的事情,沉吟着说,“看来范十三娘的确很聪明,她也想降本降价,如果我没猜错,后续她要做差异化市场——她的数学一定很好,知道平民化市场,哪怕是微利,规模效应下也是很恐怖的数字。”
虽然有降本降价的愿望,但能否成功,还是要看中药材的人工种植是否能形成规模,谢双瑶又指示小吴,“记下来,第二,要增加保健品的验方查询,以千金堂为范例,对必然出现的跟风者进行严格审查。”
“这些保健品,首先生产线要检查,药材进口要严查,其次,对方子要反复论证,其中的有毒药材还是要拿掉,第三,要像千金丸那样,明确注明适应和禁忌症,比如千金丸还送了一本说明书,写得很仔细,注明了肥胖者和消渴症都不能吃,这个是值得学习的。”
小吴奋笔疾书,郑天龙在一旁尽力学习谢六姐的真知灼见,倒是陆大红一时好奇,问道,“六姐是怎么知道有说明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