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地方小吃诞生记(下)(3/4)

黄谨对于连翘的考量也是很清楚的,他心中当然也会算这一笔账,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感慨:黄谨刚入买活军的时候,觉得此地的百姓过的已经是神仙日子,不假外求了,他当时的心情是震撼而又不可置信的,见惯了敏朝那里,文恬武嬉,有志者曲高和寡的局面,怎能相信买活军这里,只是换了个主君,便人人都有一番不同风貌,俨然是再造了个‘君子之国’了?

待到他誓死投效,尽弃从前所学,逐渐融入买活军的学识体系中之后,从大同社会的方方面面反照此刻,却又有本能的迷惑与怀疑,不知是否该真的相信大同社会为历史的必然,因那大同社会中所描述的景象,对黄谨来说,且不说科技,只在人性上,似乎便超出了他的想象。

再到此刻,已经半信半疑地将大同社会接纳为自己的信仰以后,再看周围世事,有时又会有一种隐约的无奈了——即便是连部长,也会松松手,为技术专家通融一点,将他母亲聘来做饭,一来是小佘爱吃,二来,也是给刚造好房子的佘家多添一点收入,也算是自己这面对佘专家的一点示好和结交。就像是陆将军也一样注意和黄谨等人交际一样,这些小缺点,就如同是社会机器上的锈迹,即便是在买活军这样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也始终难以摆脱、消弭。

这或许是生产力尚未达到这个水平,又或者是人性中难免的劣根性。这种阴暗面,和光明如影随形,黄谨一方面也难以免俗,投入这种阴暗之中,不住经营人脉,一方面却又因此有些感慨,这些逾矩的地方,一开始总是无伤大雅,也全都是好心,似乎并不能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吏治风气的伏笔,就在其中一点点地被埋下了。

即便是连部长,都尚且不由得被捷径吸引,大同社会中所描述的完全无私的境界,究竟是否完全违背人性呢?到底可不可能?每当此时,黄谨都不由得生出一点怀疑来——固然,买活军的体制仍是其余政权完全无法比较的,黄谨不会因为一些失落就怀疑自己的选择。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发自内心的相信,有朝一日,每个人都能拥有大同层次的觉悟。

至少,黄谨就不能全然无私,他的确可以为大业献身,但有时,在某些时刻,投机取巧仍然是他的本能,尤其是投机取巧并不是为个人谋取利益时,似乎就更理直气壮了,不过,大多数时候,黄谨至少还是可以把这种取巧的私心压制住的,他也至少可以意识到,社会发展的速度,某一方面而言,也在于衙门该如何限制这种阴暗,完全消灭大概是不可能了,但可以通过种种政策制衡,将其压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说起来,最近连部长在衢县逗留,只是为了我们攻关小组,还是又有别的要务了?怎么这都七八天了,也没见您来视察视察工作。”

连翘并不会每日都去小组宿舍探望,因此自然不知道佘姆妈用公家柴火私卤鸭货的事情,佘四明是个睁眼瞎,根本不注意这些,连洗漱都要人提点,于梅香心细,又是后宅、衙门里历练出来的,倒曾和黄谨谈起这事,“咱们的宿舍紧挨着县衙,这香气太招人了,一问之下,还当我们攻关小组日日大鱼大肉的,吃喝不完的卤味还往外卖。这样下去,影响不好。”

影响不好是可大可小的事情,佘四明肯定不在乎这个,黄谨身份特殊也还好些,但连翘位高权重,多少双眼睛盯着,黄谨便婉转地说起佘姆妈的鸭货。“……已经在衢县有些小名气了,恰好衢县最近都在传说,小佘聪明,是为了爱吃鸭头的缘故,所以现在佘姆妈鸭头卖得非常好,我们宿舍外一到饭点就有人等着,去晚了咱们还吃不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