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一封普通活死人的来信(4/5)

“只是有一点,是为小老儿担忧的,那便是这些宗族子弟,多数能说会道,要比百姓们更会写写说说,小老儿只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事到了末了,反倒被钉死成了苛政,因此写下此信,恳请天下如小老儿这般,艰难求生、辗转于高门之外,汲汲营营,备受吏治世道之苦的百姓,都写出信来,都发出赞颂来,都将勇气拿出,创下基业来,叫衙门,叫天下都知道——一丝不苟严治罪,百业兴旺人心齐,吏治更从小处起,人谓苛政我谓仁!”

“好!”

“好!!”

这四句下场诗一出,船舱内顿时响起响雷般的叫好声,“说得好!此人胸中有丘壑,有文章!”

“到底是买活军治下,虽说也有些古怪规矩,叫人难受,但这老先生说得好,做生意不怕规矩严,只怕没规矩!没有规矩,人人都来谋夺你,你如何抵挡得住?有规矩,哪怕规矩严厉,人人守规矩,自有得一份该挣的钱!是赚是赔,都是心甘情愿!”

又有一个年轻人对青年商人道,“杨老大,我是懂了,还是你有远见,小弟佩服!看来这南洋船队,确实是不能错过的机会——买活军连刘女多拿了一朵花都管,倘若闽商他们合伙欺负我们浙商,想必也没有拉偏架的道理!”

这些商户,个个都是灵敏之辈,被他点醒,忙都来谢过杨老大带挈他们发财——原来这帮浙商,出身之江道北,原本都是在武林一带走私,据点在周山附近,也是一帮不纳粮、不纳税的强横船家。待买活军崛起之后,便常常来云县这里,贩货回武林一带发卖。

这一次乘船过来时,恰好遇到买活军招募船家下南洋去,杨老大便很是心动,只是众人多有顾虑:这时候,各家有各家的地盘,商户按地理各自抱团是很紧的,譬如说晋商,他们包了的就是去陆上各关卡的边贸生意,在买活军介入以前,别家休想插手。江淮盐商包的是盐,浙商原本走的是那霸、长崎、高丽港口,南洋生意,是闽商和广商的地盘,如此浙商贸然进入,哪怕只是一艘小船,也怕被闽商视为‘捞过界’的眼中钉。

固然,买活军的公告上,明确说了,不限商户籍贯,只要有船,愿意出海,都能加入,但外地商人,怎么不忌惮人数众多的闽商呢?毕竟买活军占据闽地,闽商自然是他们的嫡系,人数又多,若是合伙欺负浙商,茫茫大海上,那真是有苦说不出,赚不赚得到钱,那都是其次了,就怕不能活着回来,连性命都要丢在外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