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各奔前程(3/5)

靠内陆的新进之地,还是以农业为主,更士们主要就是在教规矩、扫盲、教种田,配合地方官吏,推进分家迁徙,把人群打散的工作。和大宗族勾心斗角,多方位的博弈,互相拿小辫子,这是家常便饭,不过反过来,也有些工作量是特别少的,就比如说同休产假,以及闲事见官,这两者都很少,因为当地的百姓需要休产假的不多,且还保持了固有印象,没有什么大事,他们轻易是不想见官的。

羊城港、云县这样的大都市,民事组是无穷无尽,需要调解的小事,还有特立的社会风气组,这也是辛苦活,因为小偷小摸、有偿陪侍,都算是社会风气组的工作范围,这种东西,严抓的时候了无痕迹,一旦放松立刻死灰复燃,根本没有一劳永逸的美事,就只能是周而复始,他们这里送去苦役的轻型犯也是最多的。

“别的不说,这两样的确是大州县的特产,我们那是真没有,毕竟是小地方,惯偷根本无处容身,左邻右舍都把他老底兜出来。包括谁家从前做过暗门子什么的,这也瞒不过居委会,想搞什么陪侍饭馆,第一天开张,第二天更士署就能登门敲打。”

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土土的,很安心,不少更士说到这里,面上也有庆幸之色,“在这块来说,文书真能少些一大半!”

“只要不定罪,文书都是少的。刑事组的文书量真是大!组里的文书专岗,基本就没有不加班的时候。”绍兴的牛均田也在叫苦,因为等到手里这个案子一结束,他就要去文书专岗上,至少要做个月,这是羊城港的规矩。“就最近两次扫荡,几百人啊,都要定罪,那就是几百人份量的文书!”

一桌人听着,脸都跟着皱起来了,感同身受地为牛均田疲倦,“一个人都得写半天了,这就是杀了你也写不完吧?”

“对了,不是说建新方向要这些人吗?如果去的话,就可以免罪还是什么的?这种情况也要写文书吗?”

“那就更要了,虽说建新那边是什么罪名都愿意要,但咱们这得鉴别清楚啊,除非是单纯陪侍、偷窃相关的罪名,男女都是个月到半年轻刑役的那种,可以送过去,组织罪、首脑罪,或者更重一点的,抢劫罪或者是shā • rén罪的犯人,也不能让他们借着去建新逃脱惩罚吧。”

牛均田说起来就是头疼欲裂,抱着头,感觉脸上的痤疮都新生了几个出来。“但你们也知道,很多罪分不清楚的,一窝人里,这个是重罪,那个是轻罪的,数不胜数。这种情况就是要挑拨嫌犯进入囚徒困境,让他们互相检举揭发——但这些洋番,出乎意料地团结,油盐不进,就算是疲劳审讯,效果都不算好,到现在也没有决定性的证据链。”

“学生街那个命案,明显和这帮洋番是有点关联的,但就是没证据,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自己人认不清洋番的脸,酒馆的左邻右舍,对于这些洋番女辨认度很低!至于客人,除了原本是死者吴生朋友的寥寥数人之外,愿意登门帮助我们辨认的很少,到现在,我们就辨认出了一个酒馆的老板,其余么,倒也有船长想浑水摸鱼,声称是他们的逃女,但没有证据,指纹对不上——”

“这些逃女有多狡猾,你们知道么?她们也知道,洋番女在羊城港,不管犯什么事被抓,都会通知在港的船长来查找逃人,凭据就是当时买票上船时,签下契书用的指纹,所以,她们一旦聚在一起,就会互相教导,把指纹烧掉!”

“也有用火的,也有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硫酸的——看,这又是个牵出来的案子了,反正这批人包括鸨母,都没有指纹,因此,她们陪侍时都习惯于藏住拇指。不得不说这一招很有用,没有对证,也不能凭船长空口认人,不然,那就乱了套了。”

在分辨逃女这件事上,利益受损的其实是远洋船长,对买活军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更士们一听说这些人居然主动毁掉指纹,不由得也都大为皱眉,因为现在买地的侦破手段,依赖指纹处甚多,而这些洋女居然恰巧钻了这个空子,这样的知识如果任由传播开来,无疑会对更士署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说句不该说的,洋番根子上是真坏,我们华夏的百姓还是老实!和他们打交道,怕是多要吃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