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各奔前程(5/5)
说着,也不免扳着指头细数自己供职地的特产,南湖道的说到酢物,川蜀的就要说他们日益流行的牛油锅子,自然少不得泡菜、腊肉之物,这些也的确是东南地区少有的,福建道再往南,腌制食品太容易变质,饮食风味趋向于鲜甜,这是大风向。武主任见陶珠儿对于这个话题,听得特别入神,不免笑道,“怎么,桃子,你不是要回绍兴去么?难道还想着,刚支援了定都大典,又要去边地出你的特差啊?了不得!我们这桌上怕是要出个大人物了!”
在更士、吏目这里,想要提升,出外支援,是一点不错的,平职支援,支援结束之后,回岗升职,或者直接升职外调,也是有的,不过那样的话,就未必能回得来了。当然,僧多粥少,也不是说任何人一申请就能批复,也得看平日里的表现,尤其是定都大典这种没有什么危险性,也不费脑,就是单纯辛苦的体力活,回来又记大功,对任何单位来说都是给优等生的美差。
这种去边远地区的支援,一般更士也得有一定的资历和考评才能申请下来,有时还要排队,不过,在这事上还是有明显例外的,那就是女吏目、女更士,如果能力达标,一申请立刻就能批下来,而且到了时限就能往回调,在外表现只要没有大岔子,回调了立刻顶格提拔——会有这个现象,其实也不是因为纯粹在优待女性,而是因为申请外调的女吏目、女更士人数特别少,竞争者不多。
要说不外调是不能吃苦,这就不真实了,申请外调的人数少,原因是显然的,那就是女吏目出外差,尤其是去边远地区出差,要面临的危险的确比男性多,而且是多得多,困难也是数倍,即便可以冒着风险出去,工作也非常难以展开,甚至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展开,就算是冒着危险,忍着艰苦的条件过去,也只能从事很有限的辅助类工作,发挥不了自己的作用。
这些事情,在衙门内部是并不避讳的,《吏目参考》也是直言不讳地多次谈论,所有的吏目都很清楚,在明白这些利弊之后,还想往外调的女吏目,要么,是一腔热血但能力不足的愣头青,要么就是不但有壮志,能力也高出常人的俊才。
陶珠儿大家都是熟悉的,知道并非生瓜蛋子,不过也没想到,她居然有如此大志,闻言,都不由对她刮目相看,陶珠儿忙道,“武主任,别奚落我,什么大人物,我——我这不是看着大家上进,也有点儿生出了想挪动的心思了么?我在绍兴,干的就是刚才牛均田不愿做的文书工作,伏案久了也挺单调,但要说调任吧,我们刑事组,需要人数特别少,也没缺额……就想着去外头锻炼锻炼,回来再看看呗。”
其实吧,绝大多数人申请外调,还不都是这个考虑?陶珠儿若遮掩,大家还调戏她,她大大方方的承认,大家其实也都能理解,都笑道,“那是,若不是为了上进,谁去边远新地?又不是来羊城港支援!还能见见世面。”
“听你意思,想往西南?大江上游走?”
陶珠儿比较怕冷,的确不愿去北面,有对北疆比较了解的更士也说,“你不想去是对的,那边不但特别冷,而且我们的实控区连基建都刚开始,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基本都要求会骑马,而且身高体重要达标,因为那边罗刹人、哥萨克人陆续多起来,民风彪悍,一言不合就动手,对格斗和火铳使用都有要求。”
陶珠儿一个南方姑娘,也不是天赋异禀,要求她在徒手格斗中随时压制北方大汉,也有点强人所难,这样她就算去了北面,也只能从事辅助岗位,想要积累功劳就比较困难。同组的更士们,合计了一番,也是为陶珠儿择定了一个相对最理想的支援地点。
“要不就去彩云道吧!那里气候温和,夷族虽多,但我们买地衙门,在那里的工作局面很不错,生活质量又高,工作难度又低,但又还算是边远危险地区,资历很硬!除了路上比较难走之外,几乎没有其余缺点。”
“那里的土著,一般比较矮小,你算是高个儿了,又适应当地的气候,且那里有很多土著,说的是你从小说的那门土话,还有些人说的是广府道土话,这个你也能听懂,你的语言基础就比别人要好,去那里支援,你呀,是最适合不过了!”,,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