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哪来的突厥骑兵!(3/5)

第一次进展不顺利,但没关系,李鸿运还可以再来。

第二次他成功避开了刘武周军队的眼线,奇袭马邑,让刘武周大惊失色,赶忙留派尉迟敬德带领骑兵火速回援。

结果路上正好闯入李鸿运设下的埋伏圈,一番激战之后,尉迟敬德大败。

眼见大军后勤有被彻底截断的风险,刘武周只好留宋金刚断后,自己则先一步返回。

李鸿运率军与刘武周激战,而此时晋阳、榆次的诸将看到对峙的敌人后撤也果断出击。

只是这些将领跟秦王比显然还是差远了。

秦王能够抓住宋金刚后撤的时机一日八战、两日不进食、三日不解甲,狂追数百里,将宋金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些将领明显没有秦王的决断力,只能勉强咬在宋金刚的大军后面。

当然李鸿运也不强求他们的进兵速度,反而还告戒过他们不要冒进。

因为这些将领可没有秦王的本事,万一被宋金刚埋伏就遭了。

所以双方一路纠缠,而李鸿运则是突然南下,在楼烦阻截住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

此战,李鸿运骑着战马在前线指挥战斗,箭无虚发,梁军士气大振,在集合了优势兵力之后,将刘武周、宋金刚彻底击溃。

两人带着残兵向北逃亡,自认为也守不住马邑,于是又向突厥人的方向逃亡。

突厥派出一支骑兵接应,李鸿运果断率军莽了上去将之击溃,并收降了这支突厥骑兵,将他们收编入自己的大军中。

尉迟敬德眼见大势已去,在李鸿运的劝说下,也终于前来投靠。

梁朝的北方彻底平定,晋阳这个大本营也被牢牢地掌握在梁朝的手中。

在历史上,晋阳的梁军本就在人数和后勤上占据优势,又是梁朝的起兵之地,根本没道理这么轻易地丢失。

但齐王的瞎搞和后续支援的将领作战不力,差点将梁朝逼入绝境,最后还是要靠秦王力挽狂澜。

而在这个时间线中,李鸿运扮演的齐王用优势兵力打赢了本就该打赢的顺风仗。

此战之后,李鸿运派人创作了《齐王破阵乐》,用以宣扬自己运筹帷幄、大破敌军的英姿。

虽然有点强行吧,但他毕竟也打赢了薛举,又打赢了刘武周宋金刚,接连为梁朝平定两个方向的大敌。

而秦王东出洛阳与王世充的几次摩擦,由于兵力并不占据优势,所以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等到李鸿运扮演的齐王返回长安之后,军力大盛、自我感觉良好的梁高祖,也终于下定决心要集合重兵去东出洛阳讨伐王世充,去迎战平定天下的最后两个大敌。

只不过在主将的人选上,还是发生了一些悬念。

此时秦王与齐王的功劳都十分过硬,都具备指挥这场大战的能力,如何抉择,确实让梁高祖有些头疼。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齐王。

这显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晋阳起兵开始,齐王就如同神算一样,基本上算出了梁军的每一步动向。与梁高祖对话时的战略规划,更是如同隆中对一样,展现出超越了时代的战略规划能力。

当然了,这种战略规划能力其实是假的,是在照搬史料,但梁高祖并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