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哪来的突厥骑兵!(5/5)

李鸿运在懵逼之中被斩于马下,脑子里还飘过无数个问号。

我屁股后边哪里来的突厥骑兵?

突厥人远在北方,难不成是直接长了翅膀越过河东之地,飞到洛阳来的吗?

再仔细一看,不对,这怎么好像是我麾下的突厥骑兵……

带着困惑和不甘,李鸿运莫名其妙地结束了这场顺风仗,也结束了自己这次的扮演。

复盘了整场战役,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些突厥人是他在击败刘武周时顺便收服的一支军队。

李鸿运还是按照之前对待战俘的策略,展现了自己极其宽容的胸怀,不仅将这些部队原样收编。

不仅没有打散其编制,还让原本的将领统帅。

之前平薛举的时候,对宗罗睺等降将是这么处理的。

后来打刘武周的时候,对尉迟敬德等降将也是这么处理的。

这也是秦王的一贯作风。

然而,宗罗睺和尉迟敬德都对他忠心耿耿,突厥人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王世充听说梁军中有一群突厥人,立刻暗中派遣使者以重金将他们收买,让他们临阵倒戈。

这个计策还真的发挥了作用,神机妙算、看起来算无遗策的齐王,竟然在这种阴沟里翻船了。

李鸿运很生气,在他重新开始试炼将这些突厥人尽数斩杀之余,也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

用人不疑,也是要有前提的。

而这个前提,就是知人善任,能够看穿人心。

对于宗罗睺、尉迟敬德这样的将领,知荣辱也知仁义,故而以仁义笼络,就可以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命。

但突厥人呢?

夷狄者,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这句话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偏激,但确实是事实。因为突厥人与中原人并不是同样的道德标准,所以想要掌控他们、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力,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鸿运也纳闷,梁太宗是怎么做到的?

不仅突厥人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甚至在他驾崩的时候,还有很多胡人将领自请殉葬。

更魔幻的是,梁太宗在死前就料到了这一点,还特意留下遗诏,让这些胡人将领不要殉葬,好好活着。

这次事件,让李鸿运明白了一个道理,单纯的仁义是没有用的,在乱世中很多人各怀鬼胎,若是你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和智慧,他们不会觉得你是个仁德之君,只会认为你是个懦弱的蠢货。

于是,李鸿运再次选了提升自己知人之明的天赋,再次来到了虎牢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