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东宫(3/5)

太子妃卡壳,她当然是这么想的,但她不能承认。天后慢慢说道:“本宫听说太子从未动过和亲的念头,是太子少师来东宫探望太子后,太子才改变了主意。当时,太子妃也在吧?你们两人一唱一和,倒是配合的好。”

太子妃脸色由白转红,又渐渐变青。天后她知道,她什么都知道!天后知道那天太子少师和太子说了什么,也知道太子妃在旁推波助澜。可是,他们明明将伺候的人都赶出去了,天后怎么会得知?

太子听到此处,知道大势已去。天后什么都查明白了,她故意一点一点揭露,就是想看他们垂死挣扎,相互攀咬。李朝歌跪在旁边,不轻不重地说:“难怪太子做出反常之举,原来是有人里应外合。太子是储君,身边岂能留着这种人?请圣人天后为了家国大义,主持公道。”

太子妃刚才口口声声说送李朝歌和亲是为了“家国大义”,现在李朝歌原封不动还给她。天后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她没了诱捕猎物的兴致,便开恩说道:“念在太子妃照料太子多年,从轻发落。太子妃德行不配为未来国母,送去掖庭面壁思过。卢家教女无方,罢黜卢家所有子弟职务,居家反省。太子少师挑唆东宫,罪该万死,本宫念其年纪大,开恩免去其死罪,褫夺少师尊衔,产业全盘充公,流放岭南。子孙除名罢官,终生不得录用。”

太子妃被发配掖庭,虽然没有休弃,但无异于废妃。太子少师更惨,一大把年纪还要被流放岭南。皇帝轻轻皱眉,这样的发落太重了。他虽然不满太子,但东宫才是国本,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种时候太子身边的近臣被流放出京,并非好事。

皇帝想要开口阻拦,但是太子比皇帝还要激动。李善一阵猛咳,他还没缓过气,就不管不顾地替妻子和老师求情:“天后,此事罪不在他们。是儿臣软弱无能,嫉贤妒能。儿臣无德无才,不配居太子之位,请圣人天后废除儿臣太子之位,另立赵王为太子。”

李善竟然自己说出废除太子,在场几个侍从狠狠吓了一跳,慌忙趴倒在地:“太子慎言!”

李朝歌挑了挑眉,跟着众人行礼,低声道:“太子慎言。”

皇帝费了这么多功夫扶持太子,现在,李善却说出废太子的话。皇帝气得不轻,他伸手指着李善,哆哆嗦嗦说了一句“你”,猛然翻了个白眼,昏厥过去。

下面人被狠狠吓了一跳,天后立刻扶到皇帝身边,不断呼唤“陛下”,李朝歌也站起来,紧张地问:“圣人怎么了?快传太医!”

李善没想到皇帝竟然被他气晕了,他想要靠近,被天后狠狠甩开,怒骂道:“不忠不孝之徒,你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和佞臣,残害嫡亲妹妹,忤逆母亲,甚至还将圣人气晕!本宫没有你这样的儿子,来人,送太子回东宫。将卢氏看押起来,没有本宫的命令,不许任何人看望。”

李善想要上前说什么,可是被内侍拉住。内侍压低声音,不断劝:“殿下,天后现在正在气头上,您何苦讨嫌?您先回东宫避避风头,圣人这边有奴才守着呢。”

李善被人半扶半拉地送出仁寿殿。他一转身,意外地发现太子妃不见了。李善不断地朝仁寿殿里看去:“太子妃呢?你们把太子妃带去哪里了?”

仁寿殿内有执行天后命令的,有劝太子的,还有给皇帝请太医的,一时乱极了。李朝歌一直围在皇帝身边,满心满眼都是皇帝,仿佛没注意到其他地方的乱象。太医终于来了,李朝歌退到外围,眼睛一扫,发现太子和太子妃已经不在了。

李朝歌在心中轻轻一嗤。

这场斗争以天后大获全胜而告终。天后占据上风,当然不遗余力打压东宫,一时间东宫近党被革职的、贬官的数不胜数。皇帝身体不好,一激动就被太子气晕了,后面的事即便有心也无力。等皇帝恢复清醒,太子妃已经被幽禁,没人知道她被关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她是否还活着。而太子少师等人,也踏上了流放岭南的道路。

天后借着这个机会,大肆提拔自己的人手。李朝歌是天后集团里的支柱,再加上有救命恩情在,每一次有人贬官,李朝歌的势力就要扩大一轮。后面天后借着猫妖的名头,将戍卫宫门的权力也交给李朝歌。

毕竟,不久前才闹出猫妖,万一猫妖还有同党,趁乱窜到宫里谋害圣上,这可如何是好?理所应当的,李朝歌接过了“把守宫门”的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