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牛首春色(2/5)
接着吩咐老刘抓紧联系庶务股敌产处置和商行开业运作的事情。
工作安排完毕大家各自忙碌。
马长官带着老李和胖子这两位行动精英一道去外交部附近探查情况。
为何要三人行?那是马长官怕胖子这个野物万一忍不住抬杠,有个人能治得住他。
外交部的新大楼位于金陵中山北路,采用现代派经济实用的形式,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中西结合,历史上这栋建筑是这一年6月竣工的,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种神秘的东方力量,大楼上月就已经竣工,本月刚刚投入使用。
这栋大楼是近代建筑科技和中国传统审美结合的产物,非常漂亮,站在远处,看着这栋刚刚落成的建筑,一想到几年之后这栋大楼将成为岗村宁次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马晓光心里不由得一阵窝火,发誓非得先把黄副科长这个王八蛋抓出来。
这里其实离范振邦的湖北路65号,也就是未启封的三队新安全屋不远。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肯定是有原因的。”马晓光想道。
有鉴于此,三人将车停好后,不紧不慢地步行慢慢地勘察周边情况。
堪堪地走了大半天,把周围的地形,店铺,住户的情况一一做了记录和标注,三人回到了鸡鹅巷的办公室。
小陆和吴秋怡已经把黄副科长的基本情况整理出来了。
黄济明,大清宣统二年生,现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日后他会墨粉登场的)日本科副科长,年纪轻轻就占据如此高位,究其原因有个好老子——黄浚,他是当时主管外交部的汪兆铭的机要秘书。
看到这里马晓光想道:“这他么还真是物以类聚,这国民政府外交部这么多汉奸,难怪日谍如入无人之境……”
看到这里马晓光明白了张大组长说的“上面”是什么意思,到了汪兆铭和黄浚这个级别是够的上“上面”了,先知先觉的马晓光想起来黄浚这一对父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汉奸,而且背后是日本最著名的女谍、“帝国之花”——南造云子,现在还没到1936年,后面的事情暂且说,但是,这对狗东西绝对是有能力使坏的,至于动机嘛,慢慢查,有可能是受日谍的指使,也可能是其它原因,总之没有憋好屁就是。
仔细地捋了捋,心中有了计较。
黄济明这几天感觉特别郁闷,上次在沪市上了报纸,有些还是头条,自己的脸算是丢到姥姥家了,所以回到金陵一直告假在颐和路家中没有外出。
他是个公子哥,是闲不住的,呆了几日,颇觉气闷,便想静极思动,至于“打人事件”,时间久了大家自然会忘记礼查饭店的事情,挨打丢脸的反正不是自己,顶多被人说是喝醉了,年轻人喝多了嘛,可以理解。
但是想到那个那个姓马的特务他就心里恨得牙痒,但是他自问不是一个酒囊饭袋,慢慢会找机会让他好看。至于那女的,唉,虽然是个绝色,可惜是特务处的,自己还不会像四少爷那个笨蛋,什么人都不放过,那不是往自己身边埋雷嘛,至于复兴社他是不放在心上的。
想到这些,他就心里通泰了,拿起电话,四处呼朋唤友准备出去找找乐子。
现在已经是公历的五月,即将入夏,天气不错,正是出游的好季节啊。
好巧不巧,没过多久,电话响了,是相熟的朋友钟老板打来的,约了几个政府和洋行的朋友——郊游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