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1/2)

进入冬至之后,接连半个月都没有飘雨,天气干冷,一天中大多时间是阴天,只有中午有几个小时太阳。

这样的天气,最是适合晒腊肉的时候。

别人家的院子里,大多是光秃秃没有腊肉,就算有,大多是像张家晒着几条肉,或者晾着一两只风干鸡鸭。

只有云家的院子里,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腌肉、风干肉、风干鸡、风干鸭,还有毛毛和梁辰合伙抓回来的两只肥兔子,此刻也挂在一起。

凤凰山下多飞鸟,下午晾晒腊肉的时候,看守腊肉撵鸟的工作就交给梁辰。

“去去去!”

两只小鸟的脚还没停在腊肉上,就被眼疾手快的梁辰拿着杆子撵走。

“妈,我干活儿,能不能分我一块腊肉呀。”

云端正靠着躺椅看书,听到这话,扭头问他:“分什么分,等腊肉晒好了,你不吃?”

梁辰嘿嘿笑,丢下手里的杆子,扑到妈妈怀里:“我吃妈妈的,我的给我爸爸吃。”

“哦。”云端拉长声音。

这个爸爸说的是他小叔叔,他亲爸现在还联系不上。

手指捏着小屁孩儿的耳朵:“你个吃里爬外的,现在就想着从我手里薅东西,以后等我老了,估计也指望不上你。”

“指望得上的!我给你养老!”梁辰拍着胸口,话说得斩钉截铁。

云端笑了起来:“成吧,你都答应给我养老了,我也不能小气,你自己选一块腊肉给你爸爸吧。”

“那我选一块最小的。大的留给我们吃。”梁辰从妈妈身上爬起来,扭着小屁股去看腊肉。

云端笑出了声,养孩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咚咚咚!”大门响了。

云端站起身,要去开门,被梁辰急吼吼地拦住:“不能开门,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家的肉肉。”

“好好好,你守在院子里,我去看看。”

敲门的是居委会的人。

“明天上午我们居委会要组织活动,欢送咱们街道的年轻人去建设兵团支援建设,你没事儿就去参加一下。”

“哦,好。”

云端没想明白:“这都快过年了,怎么这个时候去?”

“工作任务重要,哪还管过不过年。通知到位,我就先走了。”

“慢走。”

梁辰在院子里也听到妈妈说话了。

“他们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回来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翻年是七一年,他们想回来,至少要六七年以后吧。

她家这个小不点儿才开始读书,按部就班地读下去,也轮不到他支援建设。

云端往屋里走:“吃红薯干吗?”

“要吃,要吃那个软软的,不要硬的。”

“行。”

当地做的红薯干,就是煮熟了切成条晒干。云端知道南方有一种做红薯干的办法,三蒸三晒,费时费力费柴火,但是这样做出来的红薯干软糯不硬,特别好吃。

秋天的时候买了一些红薯,她试了两次,才做出几斤软糯的红薯干,娘俩都喜欢吃。

梁辰吃红薯干的时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妈妈,咱们再做一点吧,寄一点给我爸。”

云端没好气:“你心里倒是惦记着他,不心疼我做红薯干辛苦?”

“哎呀,我帮妈妈一起做呀。”

“别撒娇,我不吃这一套。”

小孩儿就跟只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做嘛,做嘛。”

云端抱着儿子,可别扭了:“想做可以呀,我教你,你自己做。”

“自己做就自己做。”梁辰撸起袖子,就去杂物间里装红薯。

让他洗红薯、烧火还成,云端不敢让他动刀子:“放着我来。”

第一次蒸红薯,蒸到八分熟,然后端出来晾晒,蒸完红薯已经快天黑了,晾一晚上,明天上午晒一晒,再进行第二次蒸制。

第二次蒸制只需要蒸七八分钟就行了,把红薯干放到院坝里,云端解开腰上的围裙,拉着梁辰去居委会。

他们到的时候,居委会附近摩肩接踵,叽叽喳喳,到处是人。有下乡青年的家人,有来欢送的街坊,还有看热闹的小孩儿。

沉香在街头大声喊:“梁辰快过来,这里高,看得清楚。”

“我来啦!”

云端不松手,嘱咐一句:“你别乱跑,小心大人踩到你。”

“不会的,不会的,我和沉香一起,不乱跑。”

云端看到辛夷也在那边,才松开手。得到自由的梁辰,撒腿就跑,云端的目光一直跟着他。

欢送青年下乡,要一路从居委会送到城南车站,敲锣鼓的人走在前面,敲敲打打地把人送过去。

家里的熊孩子凑热闹,跟着往河对面跑,云端怕人太多孩子出什么意外,只能一路跟上。

杜小兰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她身边:“等到过年,咱们两家人一起吃个团年饭?”

“好啊,你和小师叔定个时间,我随时都有空。”

“那就腊月二十八?你小师叔腊月二十八开始休息。”

“嗯。”

把下乡的青年送到车站后,云端拉着兴奋的小不点儿回家。

“妈,我玩一会儿再回去。”

“别玩了,你今天不上课?”

“不上课呀,老师说今天休息。”

啧啧,现在上学可真够悠闲的。

云端一个没拉住,梁辰跟着几个大孩子跑了。

杜小兰:“别担心,这一片都是工厂,大人们都看着,出不了事儿。”

“让他玩儿去吧,我也懒得管。小师婶,上次拿的养颜膏用完了吗?”

“还有一个底儿,你看看我脸上的皮肤,啧啧,至少年轻了十岁呢。”杜小兰摸着脸,高兴得不行。

云端笑道:“别客气,用完了去我那里拿。”

“我可不跟你客气,我下午就过来拿。”

两人有说有笑地回去,到居委会才分开。

云端今天有心情,中午准备做一顿韭菜鸡蛋饺子。揉好面粉,去后院的菜地里割韭菜,天上开始飘雨了,她赶紧把晾在外面的腊肉香肠、红薯干收到屋里去。

“妈,我回来啦!”

云端刚放好肉,站在厨房屋檐下:“下雨还知道回来呀。”

梁辰嘿嘿一笑:“中午咱们吃啥,我给你烧火。”

“吃饺子,想吃蒸饺还是煎饺?”

“都想吃。”

“那就一样一半吧。”

中午的雨,一直下到傍晚才停,院子的泥地湿漉漉的,大门外面的街道是石板路,走在上面还挺干净。

下午梁辰没有出门,睡了一会儿午觉起来,在他自己卧室看小人书,玩儿他的那些瓶瓶罐罐。

“云端,我来了。”

云端大声道:“门没锁。”

杜小兰推门进来,没从院子里走,绕着屋檐到堂屋里。

杜小兰:“听你小师叔说,养颜膏里面放了党参、人参什么的,我也不懂这个,给你拿了些药才来。”

小师婶拿来的药材年份都不浅,云端拿着药材看:“小师叔知不知道?”

“哼,知道了又怎么样。家里存那么多药材干什么,不给他用点,家里的柜子都快装不下了。”

云端轻声一笑,把药材收起来,去屋里给小师婶拿了两盒:“你给我的这些药材至少能换两盒。”

杜小兰接过养颜膏,打开看:“正好快过年了,等回娘家的时候,给我大嫂送一盒。”

云端问她:“小师婶,你家要橘子吗?”

“要啊,怎么不要,每年都要买一大筐放着,年节里家里来人来客,总要塞一两个给小孩儿。”

比起给小孩儿抓一把花生瓜子,还是给橘子更实惠。价钱便宜不少,买的时候还不用票。

“我认识一个人,她家的橘子好,过两天要给我送些过来,我分你两筐?”

“行,到时候我给你钱。”

两人又说了几句孩子放寒假的事情,杜小兰才拿着养颜膏回家。

天色刚擦黑,外面又开始飘雨了。

天气冷,吃了晚饭,母子俩早早洗漱完上床睡觉。

这一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第三天才出了个大太阳,家里的腊肉和第三次蒸制过后的红薯干重新端出来晒。

梁辰中午放学回来,吃了午饭,又接过了赶鸟的活儿。

腊肉又晾了几天,云端感觉差不多了,切了一块腊肉,炒了一碟腊肉蒜苗,配着米饭,让梁辰比平日里多吃了半碗。

抹了一把油润的小嘴儿,梁辰遗憾:“如果能多晒一点腊肉就好了。”

这么好吃的腊肉,天天吃该多香啊!

“明年腊肉就多了,随便你吃。”

云端已经计划好养猪的事情了,等开春了,找机会买几只小猪崽儿放山上养着,等到过年肯定就不缺猪肉吃了。

天晴没几天,下了场小雪,这天开始放寒假了,把梁辰乐得,抱着他的小人书去张建军家玩儿,最后哭唧唧地回来。

云端问他怎么了,他把手上的小人书拿给她看。

好家伙,小崽子宝贝的小人书的书角,被火烧了一点。

云端安慰他:“书里面还是好的。”

小不点儿放声大哭:“烧坏啦!”

“别哭了,别哭了,等过年后,我带你去城里买新的成不成?”

“可是,可是这一本还是坏了,呜~”

她明白他的意思,新的也替代不了这一本。云端努努力,抱起宝贝儿:“以后多注意嘛,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

梁辰还没哭完,张建军磨磨蹭蹭地过来了,一副犯错的样子。

“对不起嘛,我不是故意把小人书碰到火盆里的。”

“哼,我不想理你。”

“对不起,别生我的气行不行?”

“哼!”

张建军一咬牙:“我把我最喜欢的弹珠送给你。”

云端默默关注着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