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皇帝震怒(2/4)

但是,他们接地气,和三教九流都有接触。

所以,衙门虽然级别不高,机构不大,可是四九城里他们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没有他们打探不到的消息,也没有他们办不了的事情。

但凡有不合法的勾当,没有他们首肯,你是休想办成的。

这自然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还好,郑其心机警,忠心用命,这才发现了敕书的问题,朕想问一句,有这么大问题的敕书,经过了层层机构,审批时间这么长,经过这么多人,为什么就没有人发现。”崇祯气愤的脸都白了。

东林和勋贵勾结,你们想干啥,翻天吗。

巡捕营最高长官是提督巡捕营辑盗事,简称巡捕营提督。目前是卫所世袭军官出身的郑其心在位。

明代后期,卫所崩坏,为了国防,逐步采用招募的营兵来作战。

卫所被重新定位正军,主要用于地方的防守和治安。

营兵被定位游军,也就是游击将军所统之兵,用于机动作战。也就是野战兵团。

而营兵的军官,也就是营官的来源主要为卫所官群体,从中进行抽调。

万历年间,山东来州营的几任参将,皆调任于卫所官,然而卫所官,多从指挥佥事和锦衣卫千户出任。

所以杨凡作为遵化卫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佥事,是有资格调出,做营兵的高级官员的。比如升任某一支新建立的营兵的总兵和副将的。

崇祯年间,宣府总兵官备选人物有两名,一为董继舒,从龙门所百户入仕,历任都督同知、都司佥书、后来升为甘肃总兵。

另一位人选为郑其心,出身为潞州卫指挥使,由此可见,营官来源甚为单一。

此时,崇祯为了加强京城自己掌握的兵力,把宣府总兵董继舒调到丰台,作为自己能够直接控制的野战机动兵力。

同时把郑其心也调到京城内提督巡捕营。掌管京城治安。

有了这两个人,一外一内,分别掌握兵权,他才能在紫禁城高枕无忧。

尤其是郑其心,掌管巡捕营后,工作非常得力,京城地面上的大事小情,没有不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