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姜太公的民间传说(2/2)

大门的门楣悬题着“姜太公祠”四个书法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

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很有些味道,鹤发童颜,神情斐然,好一个定下周朝八百年气运的“周师齐祖”!

只是,里面的文化知识介绍就相当乏味了,不过是些“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等等之类的陈词滥调。

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贫困生涯、避纣去商、习武著书、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破莱争丘、太公治齐、惩治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国等不凡一生的壁画,但宿长缨感觉干巴巴的,像是姜太公的官方简历,还不如小时候二叔给他讲的民间故事来得精彩。

宿二叔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讲的故事自然也是迷信十足、错漏百出,但是宿长缨喜欢听。

他讲过两个关于姜太公的故事。

第一个,是姜太公初遇周文王:

姜太公当时已经很老了,几乎都走不动道了,所以让来请他出山的周文王背着他,但是周文王也很老了,只背他走了八百步就走不动了,只好让他坐车。

这时姜太公说话了:“你背我八百步,我就保你八百年的江山吧。”

周文王这才明白过来他的用意。

第二个,则是姜太公死后的故事:

姜太公临死之前,对当时的皇帝(周朝称天子,哪来的皇帝?)说:“我死之后,不要埋我,把我用白布裹了,装到棺材里,把棺材吊在门口,就能保你周朝江山平安无事。”

姜太公死后,皇帝依言照做了,果然,国家哪里有战乱,皇帝只要让人把棺材头朝向那个方向,战乱自然就平息了,屡试不爽,极为灵验。就这样一直到了后来,周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这位皇帝好吃。这天御厨做好一碗汤,端着要给皇帝送去,进门的时候,突然从上面滴下一滴血来,正好落在这碗汤里面。

御厨这时再重做已经来不及了,就把汤搅了搅,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就这样把汤给皇帝喝了,谁知皇帝一下就喝出这汤的不同来,叫过御厨问:“今天这汤是怎么做的啊?怎么这么好吃啊?”

御厨瞒不住,就把事情说了。皇帝当然知道那是姜太公的棺材里滴出的血,于是就想如法炮制,再做这样的汤喝。

但那是保佑他周朝江山的镇国之宝,怎能轻易毁坏?可是自打喝了这么好喝的汤之后,他就再也不想吃别的东西了,最终没有忍住馋虫,就把姜太公的尸体给吃了。

结果周朝很快就灭亡了。

这两个故事足见姜太公在人们心中的神通,别的地方宿长缨不知道,在他们那里,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在南墙上供着姜太公牌位,有的则写着“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话语。

近几年却很少见到了。

这次来元君庙,宿长缨又一次见到了这八个字,不过是写在黄裱纸上,卖给游客做护身符用的。

他心中一动,趁同学们转进后堂的时候,跟人讨要了空白符纸,用毛笔蘸朱砂,照葫芦画瓢,自己写了几张符,小心地揣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