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新罗改(4/5)

不过这些都是和普通百姓无缘的,《新罗新说》更像是一份市民阅读的报纸,因为价格低廉,阅读门槛很低,很快在新罗流行起来。

甚至在新罗的首都金城,每一期的《新罗新说》一印出来,就迅速抢购一空。

除了金城之外,《新罗新说》在另外两个城市也受到了欢迎。

一个是新罗南道最重要的港口仁川,在大唐强行租借了仁川之后,这座北方最优良的港口迅速发展起来,成了东北亚的物流基地,如今每天进出仁川港口的船只数量惊人,也迅速在仁川诞生了码头工人这个群体。

工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需要分工协作也需要结算工钱。

因为这些需要,有些工头有意无意的,举办了一些短期的识字培训班。

大唐规定在码头做工都要签订契约书和劳务合同,为了能够看得懂合同,也为了能够看得懂时间结算工钱和安排上班时间,工人们也会学着识字。

全作焕的老家距离仁川不远,他也敏锐的把握到了码头工人这个群体,他迅速带领同学们抵达仁川,在仁川码头边上开了一家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