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 第 219 章(2/3)
从在嘉州的时候,她们就是这样,她喜欢待着李颂身边,喜欢与她待在一起的感觉。等待是一件漫长而枯燥的事情,可是她想着自己在等喜欢的人,心里只会更加甜蜜。
用过晚膳之后,风锦念觉得李颂劳累了一日,便让她去洗漱。随后二人躺在床榻上,她自觉地躺入李颂的怀里,耳朵贴着李颂柔软的胸口,听着里面传来的心跳声,只觉得无比的安心。
“阿念,你喜欢在这里的生活么?”就在风锦念舒服得快要睡过去时,上方忽然传来李颂低低的声音。
风锦念微微诧异,清醒了些,依偎着她,“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不管是边远苦寒的嘉州还是繁华的洛都,她只愿意待在有李颂的地方。只要她们不分开,在哪里都是一样。
“我记得你以前同我说过,春日你想去雪山看冰雪消融;夏日去看江南的小桥流水,在莲湖采莲;秋日去看麦浪滚滚;冬日去看凌霜傲雪的梅花。”李颂低吟般在她的耳边缓缓述说着,愈加抱紧了怀中的人儿,“待此间事了,我们一起去吧。”
风锦念忆起往日她在她耳边絮絮,说的话她还记得,禁不住眼眶微热,环抱住李颂的腰肢说了一声“好”。
李颂闭眼想,这一天为期不远了。
朝廷对金矿案的相关处置很快就传达到了雍州,有赏有罚,但凡参与私开金矿者轻则流放,重则一律问斩,罪责更重便要抄家问斩,高府与颜府便是如此。自高至怀死后,高府下人一律跑个精光,高至怀出嫁的女儿可以免去牵连,但高至怀的夫人却要流放到偏远之地;颜值有二子,长子颜恪之因为此事受牵连被免去官职,不得入仕;幼子颜朗之被剥夺功名,且终身亦不得入仕。
雍州乃至江南一地受到金矿案波及的人家不在少数,便是王家也有人牵涉进去了,便是那王家三房幼子王蹈。王蹈并非亲自参与到私开金矿中,可是他暗中委托自己的狐朋狗友,让其父利用职权之便给人开了后门,这便是大错。圣旨下来,王蹈本人被剥夺功名流放,他那狐朋狗友亦是,甚至连累了其父丢官,最后连王家的声誉都受到了影响。
真可谓是一人作恶牵连全家。
有罚便要有赏。
李辞初掌雍州便立了如此大功,从洛都而来的钦使奉旨将她夸奖了一遍,她已是亲王,无爵可赏了,昭和帝便赐下丰厚的赏赐,其中最为宝贵的是紫金嵌玉腰带,昭和一朝也只有几位重臣得到过。
程植在破获金矿案中出了不少力,加上他此前一直被打压瞒报的功绩,他那多年没有动过一点的官位终于挪动了,直接被破格提升为雍州提刑使,主掌一方刑狱之事。石扬也升了官,成为了州兵衙门的二把手,实际上与一把手平起平坐。之前的抚宁将军因为看管不力的原因被训诫仍以原职留任,他知道这是雍王求情的结果,早早就去雍王府拜谢。
经此一遭后,李辞在雍州彻底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她这个藩王才真正算是名副其实。
“周王这回仅仅是被罚了两年的俸禄。”李辞道。
在洛都的周王党中的一些官员也被牵涉了进去,周王也因举荐高至怀而受了责罚,两年的俸禄对于周王来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但实际上周王心痛得都快要吐血了,他保下了自己之后,开始计算自己的损失,这一回他是彻底的在李辞的手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他在江南汲汲营营多年,安插了那么多的人,一朝失手,江南的整个棋盘都要崩掉。他的人几乎全部被连根拔起,金矿也没有,损失了极为重要的一笔收入,甚至影响到河西那边。
这一回,真正是元气大伤。
“周王这一回怕真的是要吐血三升了。”李辞乐不可支道。她可不会可怜周王,只是遗憾看不到周王强颜欢笑的模样。还有就是,高至怀已经被秘密送到洛都了,也不知他这把可以直插周王心脏的刀何时有最佳出场时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