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陈迪从东大陆归来(3/3)
马秀英哭笑不得。她确实喜欢种田织布,这是爱好。但不是人人都和她一样啊。
但朱元璋下令,她也只能手把手教导宫中女子种田织布。
这样忙起来,后宫因进了许多新人而有些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平和了。
原本那些秀女贡女虽然知道自己生前不能当高位嫔妃,也是为了生下大明的皇子而争宠的。
现在她们都没力气争了。
朱元璋看到后宫那些女人不开心,他就开心了,批改砍人脑袋奏折的速度也更快了。
这样几个月过去,大明官场上下都换了一遍,朱标派去各地巡游的戏曲社都到广东唱戏了。
全国各地都知道官场潜规则是个什么东西。
老百姓们很少被皇帝告知官场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很相信自己得到的消息。
于是这群老百姓们蜂拥观刑,文人们再多惋惜的诗句,都压不过老百姓们骂贪官的声音。
这件事,在当时文章中,都被写成老百姓们愚昧。
而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
当下的人只知道现在,大明官场杀了这么多官员,居然能顺利过渡,没起多少涟漪。
这大概和朱元璋前些年培养了许多后备人才,现在正好能用了有关;也和朱元璋牢牢掌控着兵权有关。
经过这次官场大动荡,朱元璋的耳根清净了多少。
他说要改革官场制度的时候,官员们几乎一致通过,没有和他唱反调的人。
朱元璋表示,当暴君真爽。
正准备致仕的李善长表示自己的拳头痒了。
到秋季的时候,朱元璋终于能带着马秀英去北京过年,顺便把一众老臣也带去了。
生了一场病,错过了在朝堂看好戏,捶胸顿足至今的徐达也被朱元璋带上了。
“你的身体怎么突然变差了?赶紧去找标儿给你调理调理。”朱元璋很关心徐达的身体。
徐达笑道:“我就是突然感染了风寒,哪需要标儿给我调理?”
李文忠欲言又止。
徐达感染了风寒,不是应该在更温暖的南方过年吗?舅舅你把徐达叫去北京过年,是想让徐达再感染一次风寒吗?
但朱元璋和徐达两人都认为没问题,李文忠也不好说话。
他现在正在头疼,要怎么告诉朱标,他又多了一个庶弟。
希望标儿不要生气。
应该不会?
朱标根本没空生气。他现在欣喜若狂。
已经出海许久的陈迪终于回来了。他居然带回来了一船“东大陆”的人!
这东大陆,当然就是朱标心心念念的“美洲大陆”!
之前陈迪带着几艘蒸汽船出海,说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朱标还以为陈迪是要开辟西欧航道。谁知道,陈迪居然是往更东边去了。
陈迪一直坚信朱标所说的“东大陆”的存在,朝着东边一直前进,经历了许多险情,终于到了东大陆。
当陈迪到达东大陆的时候,全船被东大陆的部落人热情接待,并且帮他们建造住处,送给他们食物。
陈迪比划着告诉他们,自己是来找新的粮食的时候,当地人非常慷慨地向他们分享种子和培育方法。
陈迪当然礼尚往来,也给了他们大明的农作物种子,和大明的丝绸陶瓷。
当地人非常高兴。接待陈迪的部落酋长立刻和陈迪在部落神灵的见证下,由部落巫师主持仪式,成为了异性兄弟。
因为大明人和当地人的长相有相似的地方,巫师又从部落神话中得知,当地人可能“自西方来”。他们猜测大明可能是部落神话中的“圣地”。
于是陈迪回来的时候,部落酋长让自己的儿子和部落巫师的继承人,带着一群人一同回来,想看看兄弟口中的“大明”。
这群人都是部落中最会种地的人。
朱标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了。
到达新大陆的时候遇到极端天气,被当地人救下并热情接待,这件事好耳熟啊。
这不就是感恩节的起源吗?
但感恩节就留下了一个虚伪的节日,而大明的船长则和当地酋长结为兄弟,还带着一船人来大明了?
不愧是我们泱泱华夏,日月大明啊。这道德感就是不一样。
朱标基于这件事与“感恩节”起源的超高相似度而惊讶。除他之外,所有人都对陈迪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惊讶。
陈迪所做的事不是理所当然吗?别人对你好,救了你的命,无私地教导你怎么种新的粮食作物,陈迪自然也要对他们好啊。
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大明幅员辽阔,不识字又乡音不同的人太多,大家都习惯了比划。
靠着比划,大明人很快就和这几十个东大陆的人聊上了。
东大陆的人迅速换上了大明的衣冠,习惯了大明的生活。
他们没有文字,但部落巫师会传承一种类似文字的特殊符号,记载他们想要传承的故事。
那位年轻的巫师十分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用毛笔和纸张,每天手不离笔,每天都会记录下一大堆东西。
朱标十分喜欢这个好学的年轻人,送给他启蒙书本,让朱棣和朱橚教导他学习大明的文字和官话。
不知道是不是巫师继承人真的有比较特殊的天赋,只一个月,这位年轻人就能磕磕绊绊说大明话,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陈东”。
“陈”是跟着陈迪姓,“东”表示他从大明东方而来。这个名字看似简单,对陈东而言,十分有意义。
“我想,学,做纸,和墨。”陈东问道,“可以,用什么换吗?”
他把自己带来的珍宝都拿了出来。
朱标笑道:“你们带来的粮食,已经足以交换了。”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西红柿!
嗷嗷嗷嗷!!!迪叔牛逼!!!